第六十九章 周懿(1/2)
当李满江亲率大军分别击溃了两路进攻的敌人,义勇军和新附的蒙古兵们一起,在伊通城外隔望着伊通城内的残垣断壁,余火烟尘屡屡升上空中,然后抛开一切,燃起篝火,宰杀牛羊,端着美酒狂欢庆祝前所未有的伟大胜利的时候,远在几百里之外的蛟河城外的原野上,另一群义勇军的战士披着草绿斗篷,匍匐在半人高的草丛里小心的窥视着远处的清军队伍。
经过半个月的僵持,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尝试在蛟河城外那片并算固若金汤的土木堑壕阵地上败北而归,安珠护所部清军的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
而随着春季的到来,各家的王庄在粮草供应上已经越来越懈怠了。
这时候已经是五月下旬,长城以南的冬小麦有的已经接近成熟,即将收割。而在关外的吉林一代,刚刚播种不到两个月的春小麦这时候才长得和野草差不多高,正带着农民一年的希望茁壮的成长着。
这个时节,正是老话里所说的,青黄不接之时。
普通的北方农家,此时去年所存下的旧粮已经消耗殆尽,而田地里的新粮尚须一些时日才能成熟入仓。碰到这种情况,就只能找地主家借贷米粮,喝着稀粥半饥半饱勉强支撑着等到麦收时节。若是年景不好,往往就成了春荒,实在支撑不下去的饿绿了眼睛的人,只能把还没成熟的粮食收割了吃掉,而来年则再无存量,或者是卖儿卖女,出门逃荒去。
这种时节,对于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来说,根本不是动刀兵打仗的时节,哪怕是对于游牧游猎的民族来说,此时调集人马厮杀,也同样是自损元气的事情。
安珠护在种种政治原因的驱使下,选择了这样一个最不合时宜的时间出征,又没有能够如同他想象的那样进展顺利很快结束,反而在第一个遇到的小小城市蛟河城下,就被撞得头破血流。
他自己携带的存量很快就消耗一空,完全依赖于几个盛京勋贵的农庄供给着。
虽然因为吉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众多,庄子里种出来的粮食不可能千里迢迢运到盛京城去,粮食着实卖不上价钱,历来进贡给城里主家的多是人参和皮子等便于携带的价高的货品,因此年复一年下来,积攒了大量的粮食在仓库中,可是一来这些庄子已经被义勇军勒索过一回,只不过当时出于种种考虑,李满江不愿意在没有完全肃清周围虎视眈眈的势力之前再因为过于逼迫而导致这些农庄在蛟河范围内成为不安定因素,同时又不能通过大清洗来消灭可能的苗头以免寒了其他普通庄屯的心,造成征调到义勇军中充任军士的本地地主子弟们人心不稳,因此只是装作不知这些庄子和满清贵族的关系,当做普通农庄征收了适量而已。
但是,毕竟也被义勇军强买走了不少的存量,这时候再供给起六七千大军的人吃马嚼,自然不会很轻松。
可若是安珠护能够打胜也就罢了,说到底这些粮食也不是庄子管事们自己的,反而那个前来联络的汉人粮官周懿还颇为识趣,虽然名义上的安珠护无偿征调了庄子里的粮食,实际上每运走一车粮食,这些管事都会受到一定比例的秘密的酬谢银子,何乐而不为?然而,这半个多月下来,安珠护几千大军的表现让各家的管事们越来越失望,让他们根本看不到一点胜利的希望。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得不考虑到,一旦安珠护失败,到时候可能招致的报复了。
特别是前几天,管事儿们早上醒来,现院子里的墙上贴着一张纸,内容很简单,大意就说:你们这些管事的,你们给安珠护提供粮草的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虽然现在我们还腾不出手来,但是如果你们执迷不悟继续资助伪清残军,到时候要考虑到后果,而如果你们识趣就此停止了,我们也会既往不咎的,千万不要心存侥幸,觉得自己可以抗拒义勇军,云云。
这让管事们惊疑不定起来,惊的是蛟河城都已经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怎么还有义勇军敢于潜入到安珠护后方来神不知鬼不觉的做下这些事儿。疑的是安珠护是否真的如同这信纸上所说的覆灭已经只是朝夕之间的事情了,而义勇军又是否真的会遵守诺言,不加追究呢?
带着这种考虑,虽然这些管事的没有仅仅因为这一封信,就停止供应安珠护的粮草,却也借口青黄不接,各庄存粮已经不多为由,对这个差事有些推三阻四,多家刁难起来。
这种懈怠,立刻就被安珠护察觉到了。
这半个月以来,随着多次进攻的失败,营地里已经有不少伤员整日哭喊呻吟,大大的影响了清军士气,而同时在这个时节,长期驻扎在军营的帐篷里,不仅让士兵们的被褥衣物潮湿不堪,天气的忽晴呼雨,气温的快变化,也让大量的将士病倒了。一时间整个军营里可以说是伤病满营,战斗力和士气,已经低到极点。
现在,安珠护全靠着相对还是充足的粮草供应支撑着,所以,当从北面运来的粮草数量稍微生变化的时候,他立刻就察觉到了。
若不是此时他已经成为军营里的主心骨,根本不敢停下每天例行的亲自巡营查看探视伤病员以维持士气,他简直恨不得立刻提兵去踏破几个庄子把粮食都搬走。不过这些终究只能是想想而已,就像明朝的王爷宁死也不愿意拿出银子给本城的军队军饷维持城防,而明军将领和官员拿他们没有办法一样,只要安珠护还不准备反出清廷,他就不敢动这些勋贵财产半分,须知这些人最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孔有德的部下仅仅因为偷了当地一个举人家的鸡,堂堂将军连个小兵都保不住,最后怒而造反,这些管事或许对付义勇军没有半点勇气,若是让他们抓住由头对付安珠护一个区区边缘地区的副将,那可是不会太难。
所以他只得再次把周懿派去解决这个事情。
周懿也果然了得,他虽然是个流放过来的犯官,却口才了得,能言善辩,说起任何话题都头头是道,对付几个长期窝在远离繁华市面,被边缘化的管事来,根本没有费多大功夫,很快这个问题就被他在安珠护许可的银子的范围内解决了,甚至还自己小赚了一笔。
然而在回去的路上,却出了意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