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谈判(1/2)
“这次大胜,不但是一次空前的胜利,更是极大的鼓舞了咱们义勇军的士气,动摇了满鞑子在关外的根基,更让咱们义勇军的威名传遍了四方。这一下,鞑子的官府,再也不能用流贼乱民来忽悠百姓,贬低咱们了。什么样的流贼和乱民才能在野战中打败上万的蒙古骑兵?此战之后,义勇军的威名必定传遍关外辽东大地。从明亡之后,满人旗丁对各族百姓的迫害日盛,他们入关几十年来,几乎无一年无起义,虽然一次此都因为各种原因而失败了,可是却也无法阻止各路义士的前仆后继。此时,中原大地上,八旗鞑子正在和汉贼吴三桂等人狗咬狗满身血,各地英豪野心家都伺机而动。此战我们已经打响名声,只要再击败倭内匆忙拼凑的八旗兵,自由会有人纷纷来,投壮大我们的队伍。因此,下一步,我们一方面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应该以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的态度,稳打稳扎,把倭内这股势力打垮。而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动各地的互助会,活动起来,把百姓们动起来为彻底消灭满鞑子做准备嘛!”
李满江一口气说完,顿了顿,下面院子里各自席上坐着的军官和军士们纷纷热烈的鼓掌。
这是战后第二天,由于俘虏实在太多,已经过了义勇军本身的数量,而克尔素边门内的小城寨根本无法容纳近万人的大军入住,更别说那上万匹战马了。同时,对于李满江一个现代人来说,虽然他对杀人灭族(在长白山区里,义勇谷这几年和雄鹿等雅库特部落合作,没有少覆灭别的部落)毫无障碍,可是不同的战争思维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使得他对大量的屠杀俘虏没有兴趣,尤其是目前这几千个蒙古俘虏,距离蒙古人南侵屠杀汉人已经过了几百年,当初的曾经征服了亚洲,杀入如各草芥的蒙古铁骑如今已经??,约有6o的蒙古族人患有梅。毒,而在牧区这一比例高达了8o。后来,经过政府的努力终于基本消灭了大规模的性、病流行的情况,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蒙古族是出了壮族之外,人口众多的几个少数民族中与汉族融合,民族关系仅次于壮族的民族。
对于李满江来说,在他这个了解这一情况的现代人的眼里,这些蒙古人终究也只是一群八旗鞑子的受害者。事实上,昨天他曾经观察到,这种性病大规模传播的情况已经在俘虏中出现了一些苗头。
特别是那群据说是来自左翼中旗,左翼后旗等靠近奉天受清廷控制较深的旗盟的俘虏中,他已经现好几个面目浮肿溃烂的牧民,一看就是严重的梅。毒患者。虽然比例不算太高,仅为2左右,却也触目惊心了。
因此,李满江也不愿意屠杀这些俘虏,而只能在情势如此紧迫的情况下依然抽调出了一天的时间来让人建造营地,安排人手安置这么许多的俘虏。
这是李满江正在进行的战后研讨会暨庆功总结宴会
众人鼓掌之后,李满江继续讲话道:“昨天的胜利,一方面归功于咱们步兵和炮兵部队的通力合作,特别是贝塔石,在他的指挥和带领下,第四步兵大队很好的扬了咱们老义勇军临危不乱,进退有据,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成功的打败了敌人重甲枪骑的拼死冲锋。你们也许不知道,这些重甲骑兵的能耐,要是早5o年,这样一伙儿悍不畏死死不后退的重甲枪骑兵,足以在野地理冲破任何的步兵阵型。早期的满洲八旗曾经靠这个打败了萨尔浒围剿他们的四路明军。而依然是几十年前,秦军的曹变焦也是和他的亲兵一起,披着厚甲拿着长枪在几万八旗兵种如入无人之境,一直杀到皇太极帐前才被以人多仗着他们的马乏围杀了。所以,这一仗,你贝塔石就是功。等回去之后,我要亲自在全军将士面前给你授勋。让所有人都知道,这就是勇士应该得到的待遇,我义勇军步兵横行无忌的根本和依仗是什么。”
贝塔石在李满江点到他的名字的时候就已经从位置上站了起来,满脸得意的笑着摘下军帽向同僚们鞠躬。当李满江说出最后一句的时候,他立刻把厚厚的熊皮高帽重新戴的正正的,啪的一声,行了一个军礼,大声道:“万岁,我的领袖。一切荣耀归于你!”
随后李满江示意他坐下,继续说道:“二另一方面,也要归结于王尔德的果断。他在战场局势变化的情况下,没有机械而死板的继续执行我思虑不周,漏洞百出的计划,而是果断的放弃,并且做出了正确的决断。王尔德。”
“到!”同样是在李满江点到他名字的时候就站起来的王尔德声音洪亮,仿佛炸雷一般。
“此战你灵活而果断,为我们步兵部队击溃敌军后及时扩大了战果,并且俘虏了敌部的重要贵族数十人,此战,你与贝塔石同属功。回去之后,我也要当着全军将士的面前,亲自给你授勋。让所有的人知道,哪怕是骑兵,我义勇军的将士们也同样是天下间最好的!”
“万岁,我的领袖。一切荣耀归于你。”王尔德同样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随后,李满江又表扬了其他在战场上有优异表现的将领和士兵。同时又让所有人一起来对本次战斗中存在的过失进行的自我批评并记录在案,作为战斗条例以及训练操典的改进参考。
宴席过后,李满江并没有休息,而是让人准备了一个大房间,把所有被俘虏的蒙古贵族中的王公台吉们都带了过来,他要与他们进行“谈判”。
一夜过去,这些原本衣着华贵,穿金戴银,批丝缠绸的贵人们,这时候一个个神情萎靡,好似刚刚被人阉割的小太监一般,一个个进来之后都低着头,目光也不敢直视正坐在一张用门板铺成的大桌子后面的李满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