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骑射神话的终结(中)(1/2)
这个使者一身蒙古人的穿着,脸上也如同其他蒙古人一样粗糙的皮肤上的皱纹写满了对草原风霜的映像。而他的相貌,却又没有蒙古人特有的扁平圆脸小眼睛单眼皮低鼻梁。倒是面目圆润许多,端端是汉人模样。看样子,或许是明末或者什么时候被掠劫到草原上的汉人后代,可惜天长日久了,竟然奴性深重,特别是这种有地位的奴才,对奴隶主就是最为衷心的。
李满江有心羞辱激怒蒙古王爷,以使蒙古大军能够在受到损失的同时却不退却,至少坚持到王尔德率队赶到。
因此他不待这使者开口先是断喝了一句:“好胆!”
周围近卫早得了李满江的吩咐,立刻就跟着一声齐喝:“好胆!”
下面的义勇军士兵们也跟着一声齐喝:“好胆!”
起初还有点杂乱,三两遍之后,由于有着军官的指挥,竟然是千人齐喝,其声果然震耳欲聋,惊得那使者的马一撅蹄,把他从马背上甩了下来。
立刻有义勇军士兵跑过去,把这个狼狈不堪的,早把不可一世洋洋得意的威风丢到了东辽河中去了的使者架到了李满江面前。
李满江也不让他说话,却漫不经心的说:“哎呀也,今日竟然忘了练枪。”
于是让卫兵找了根没用上的松木棒插在地上做成了根木头桩子,然后把这使者绑在柱子上,他头上戴的,镶嵌着几个粗糙玉石的皮帽子被摘了下来,挂到了仅仅比被绑在木桩杀上的使者高出一尺距离的木桩顶上。然后在那使者惶恐绝望的眼神中对他鼻子里哼出的呜呜求饶声充耳不闻(嘴巴被破布堵着),对他泪流满面拼命摇着的头视而不见,离开五米抽出了别在腰间的精致手铳,一板一眼的按照义勇军步兵操典里的规定,如同一个新兵一般,拿出了腰带上弹药皮袋里装着的用细薄鹿皮包裹得浑,圆细致的子弹,撕开,在药池倒入一点引火药然后把铅弹连同鹿皮一起塞进枪膛,用通条紧了紧,从容的眯着左眼,右手持枪瞄准。
“砰”,枪响了,挂在木桩顶上的皮帽跳动了一下,手铳枪口射出的铅弹准确的在皮帽上穿出一个洞之后,嵌入了湿润的木桩里。而帽子下面的使者,这时候已经是汗流如浆涌,汗珠从他的额头顺着脸颊的起伏流下来,刚刚一上午骑行赶路中沾上的尘土和着汗水,在他脸上画出了似地纹路。
“呼!”这使者心理送了一口气,心中感谢着菩萨保佑,活佛庇护。
“好枪法!司令好枪法!”周围的义勇军将士们纷纷赞扬道。
李满江似乎不太满意的摇摇头,竟然倒退五步,重新装弹瞄准起来。
然后在这个距离上一直打了五枪,直到把那使者的皮帽子打的满是窟窿,那使者更是早已经屁滚尿流,下身湿透了。
李满江这才让人把他放了下来,重新把他两手绑在肩上的一根横着的木棍,又把一张缴获的蒙古步弓挂到他背上,这才将他放在马上,放了回去。
果然没一会儿,远处的蒙古马队就骚动起来,蒙古人虽然被满清种种限制,蒙古王公们本身也不读汉书,学汉字,可是手下却也有那么一些人能看明白这简单的哑谜中的羞辱之一。
其实很简单,人上一横为大,背弓为夷。这科尔沁王爷派出个使者来本是想在数量对比一目了然的情况,给李满江施加更大的压力,要是能够把李满江吓得投降了,那自然是更好了。即便是不投降,通过这个精通汉语爷爷曾经当过明朝的秀才的机灵奴才的恐吓,也能加大义勇军的压力,让蒙古的巴图鲁们在进攻的时候,能够更加轻松的。
谁知道李满江竟然不顾礼节(虽然换做那位蒙古王爷他也不会遵守,但是这应该一点也不妨碍他怨恨别人做和自己同样的选择,人类的劣根性嘛!),对使者大肆羞辱,甚至还通过使者讽刺自己是蛮夷。在某个同样有些文化的汉人奴才吞吞吐吐的翻译下,科尔沁王爷的怒气果然一下就满了一百。
然后李满江如愿以偿的迎来了蒙古“铁骑”的攻击。
先与蒙古骑兵遭遇的是位于东面的周青阵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