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康熙剩世 > 第四十五章 血战(下)

第四十五章 血战(下)(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三国之庶子称雄 网游之从零进化 折草记(原名腐女踏草) 占有 火影之武神 堕落之云 佳偶天成 我的极品婆婆 重生百度 刺客魔传

随着那个无名的年轻清兵咽下最后一口气,被安珠护寄以厚望的第一次攻城就在连第二道堑壕都没有突破的情况下失败了。

不仅如此,从清军营地到蛟河城这一路上,特别是到了蛟河城外一里处,义勇军大炮所及的范围之内,一路过来清军的路途基本可以称为前所未有的血路。

战后清军的统计中,除了在堑壕附近死伤的那些尸体因为撤退太过仓皇,继续暴露在红衣匪的枪口炮口下太过危险而没有带走尸体只是割走了辫子,以及一些已经支离破碎的尸体无法辨认之外,清军共计收敛了尸3o多具,而因为重伤而失去继续作战的可能落下终身残疾的披甲人足有**十人,至于受轻伤的,那就更是无法统计了。割回来辫子也有9o多条。

也就是说,短短的不到半个时辰的进攻,清军出动的步骑军共计才千余人,却一下子就有被打死打伤(重伤)过两百人,轻伤无数。伤亡率竟然高达2o,也难怪撤退的时候,清军是如此的仓皇狼狈,甚至出现了少数士兵为了争抢道路,挥刀砍杀包衣奴才乃至战友的情况,气得安珠护若不是眼看着部下损失惨重,就要把一些人推出去砍了脑袋。

当然,最后安珠护也值得吩咐下去,好生照料伤者,有亲自召集了军官们,好言抚慰。这军心,再也容不得一点动摇了。

就在刚刚,亲随还偷偷想安珠护报告,说下面有士卒已经议论纷纷,说:“别看咱们人多,可是不顶用,这些红匪其实跟罗刹人是一个路数,甚至更为凶残。至少,罗刹人是远道而来,虽然也火枪犀利,悍不畏死,可是也没有这些红匪一般犀利的火炮吧?所以说啊,这个仗没法打!”

说这话的人,显然还挺有见识,全然不像其他的普通披甲人一样愚昧,不但分得清火枪,更认得火炮,甚至对宁古塔以北的许多掌故也颇有了解。

诚如他所说,俄国人派到东方来的探险队,基本都不是什么好人,也不是什么正规的军队,这些人中,主事的往往是一些落魄的沙俄贵族或是退役军官一类的有一些军事素养却在国内不得志的家伙,抱着对财富的渴望和生活走投无路的窘迫,和沙俄的大贵族签订了开拓委托协议,得到了其一定的投资,然后纠结其一群比自己更不如的落魄平民甚至是被判流放的罪犯恶棍,就跑到离开家乡万里之遥的地方来探险,寻找财的机会。

由于一路上需要穿越茂密的几乎没有得到原始森林,这些森林里几乎没有道路,探险者更多的只能依靠着河流来迁徙。同时由于几乎都是处*女地,这些河流也只能容纳小型的木舟勉强行驶,所以,除了少量的粗重结实的火绳枪之外,俄国探险队其实也没有太多先进的武器。

至于犀利的火炮,也不多,特别是由于西伯利亚一路过来,原始而落后的土著人社会,让他们根本没有多少弹药可以补充,对于火炮来说,真正沉重的其实是他们射的弹药。

哪怕是最简单的实心铁球,也不是落后的远东森林中可以生产的,那些野人甚至连铁器都没有呢!否则也不会被俄罗斯人打得落花流水了。

实际上,这种火炮弹药的短缺,一直以来都困扰着俄国人,因此,在清军以往和罗刹人交战的历史中,往往是清军携带了大量火炮而俄国人只能用火绳枪还击。

甚至,直到第一次雅克萨战争的时候,整个雅克萨城内竟然只有4火炮的弹药,注意是总共4,而不是每门四。

而清军则恰恰相反,从明末以来,清军其实还颇为重视火炮的实际运用的。可以说,自从孔有德渡海投靠皇太极以后,清军通过高额的赏赐,严酷的惩罚体系,使得原明军的工匠们竟然有了认真工作的动力,铸造出了比明朝更加精良的火炮。

在清军入关以后,重型攻城火炮——红衣大炮为清军征服南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