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排队枪毙时代(1/2)
本章的章节搞错了,修改一下,悲剧的我!
当清军大队终于进入所有义勇军将士们的视线内的时候,义勇军肃整的军容也映入了对方将领的眼中,显然很惊讶,要知道从努尔哈赤时候开始,无论是后金还是如今的大清,已经很久没有人敢于在明知对手是八旗铁骑的情况下在平原野地里摆出要野地浪战的阵势而不是畏畏缩缩的躲在城池里面,依靠着低矮的土墙来抗拒八旗的巴图鲁们。
不过他还是没有贸然的下令直接冲锋交战,一来之前接连的斥候被杀被俘的情况让他心里有些警惕,二来从下船开始,饶是有马匹代步,舟马的颠簸还是让他的部队显得很是疲惫,见对方没有趁自己立足未稳强行攻击的打算,也乐得让将士们休整一下,恢复体力。
张耀祖也拿着单筒望远镜在观察对手,虽然他在过去的几年里多次带领义勇军小股部队进入到茫茫长白山中征服一个一个的土著部落,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并夺得大笔的财货,可是,由于对手实在不像样,这些部落大多都还非常原始落后,比罗刹人在北面征服的那些土著人也就好上那么一点点,只不过是铁器稍微多了一些而已,因此往往只需要他带着士兵们大胆的举枪冲上去,一阵枪响之后唯一几个敢于反抗的部族勇士倒在血泊中,然后战斗就结束了。
这些年唯一一次义勇军和八旗军队的正面野战交锋,李满江出于谨慎考虑,把张耀祖留在义勇谷中镇守,自己亲自带队北上,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可是张耀祖却没有亲眼所见,只能从士兵军官们的描述中得到只言片语。
因此,他实际上对于李满江执意坚持的横队线性战术并没有深刻的了解,在他看来,虽然义勇谷出产的火枪质量可靠,威力十足,可是相对而言射仍然不够快,用来欺负欺负那些连铁箭头复合弓都没有的山林蛮子绰绰有余,可面对数十年来以野战冲锋无敌手闻名天下的八旗铁器来说,似乎就不太够用了,要知道,一个训练有素的弓箭手甚至能在一分钟之内射光一壶(三十支)箭,可是却仍然无法抵挡八旗铁骑的蹂躏。
所以当对方的军队出现在望远镜的视线中的时候,张耀祖曾经向李满江提议,按照中国传统的兵法趁对方立足未稳,兵疲马累突然攻击,挫败他们的锐气。
李满江笑着摇摇头:“此地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无地可(埋)伏,如果况且我们是步兵,妄想去偷袭骑兵完全是痴人说梦话。”
张耀祖说:“那就派骑兵对去冲散他们,然后步兵就趁乱攻击!”
李满江轻笑一声,责备道:“都这么多年了,耀祖你怎么还是张口就来,胡说八道?我们的骑兵都是轻骑兵,是用来侦察敌情和追击用的,正面交战哪里是那些浑身披甲的八旗骑兵的对手?”
张耀祖更急了:“那我们还不赶快退入城里,依城而战!我军步兵居多,司令你安排的战阵才薄薄的三层,岂不是被骑兵一冲就散了?”
李满江没有回答张耀祖,反而仿佛自言自语一般念叨了一句:“从古斯塔夫二世以后,骑兵的就沦为侦察很追击,正面冲击步兵已经不是他们能完成得工作,战争,始终是步兵为王,火炮为神!”
张耀祖没得到答案,又问道:“司令,那八旗鞑子究竟在等什么?难道他们骑兵还怕了咱们不成?”
李满江说:“他们在积蓄体力,不过用不了多久了,他们是骑兵,面对数量相等甚至更少的步兵有天然的心理优势,他们马上就会进攻了!”
说完,转头说:“传我命令,整队!”
坐在地上坐着战前检查的士兵们在军士的呵斥下站了起来开始报数:一,二,三……
清军的统帅萨布素,是一个比较纯粹的满人。所谓纯粹的满人,就是头脑简单,作战勇猛敢于拼杀,好酒好色,粗陋不学。因此,虽然在一开始出于一点点谨慎而没有立刻展开攻势,因此在军队人马体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而对方那区区两千多可怜兵力的步兵阵势仍然没有任何出击的迹象时,萨布素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近千人的骑兵再前,一个千人队的批甲步卒在后,开始了进攻。
一千步,八旗骑兵们控制了马匹,慢慢小跑,让马匹热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