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章 莲叶深处谁家女(2/2)
永昌帝道:“那玥儿你唱给朕听听吧。”
玦儿清了清嗓子,唱道: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玦儿顿了一下道:“后面词太长,我不记得了。”
季涟撇嘴道:“左右就这么几句话,东南西北的,你还能忘?”
侧头却看见永昌帝脸上满是惊疑,抓住了玦儿问:“这曲子谁教你唱的?你爹还是你娘?”
玦儿胳膊被他拽得生疼,挣扎道:“这是我有一次在西湖迷了路,一个钓鱼的道士教我唱的。”
永昌帝不住的点头,道:“不错,不错,是个道士,你在哪里遇见那个道士的?他还跟你说了什么?你爹娘认识那个道士么?”一时口不择言,不知还要问些什么。
玦儿回想了一下,答道:“就是六月的时候,我娘还在家里养胎,爹也不陪我出去玩,我就和小环姐姐一起出去,谁知道西湖人多,我们就走散了,我找不到小环姐姐,就想寻着回家的路自己回去,走累了我就在一个小桥上歇了一会儿,看见那里坐着一个道士伯伯在钓鱼,那个道士伯伯见到我,就问我是不是杭州孙家的女儿。”
永昌帝似是嫌她说的太慢,忙又问道:“然后呢?他还说了些什么?”
玦儿继续道:“我说是,就问他是不是认识我爹娘,那个道士伯伯说不认识。然后又要我坐着听他唱歌,要我好好的记住这小曲,可是他唱的太长了,我只记得这几句了。”
永昌帝又问道:“那这个道士还说了什么?”
玦儿想了一下,说道:“嗯,他还说以后每年六月,都会到杭州城来找我。”
永昌帝一听此言,十分欣喜,又问:“还有什么?他有没有说怎么找你,在哪里找你?”
玦儿道:“没有啊,他只说会来看看我,也没说具体时候”,想了一下,又问道:“难道陛下……你就是那个人?”
永昌帝问道:“那个人?哪个人?”
玦儿答道:“那个道士伯伯说,将来要是有人问我他从哪里来啊,在哪里啊,到哪里去啊,就要我告诉那个人一句话。”
“什么话?”
“我,我不记得了。”
永昌帝简直要背过气去了,旁边的季涟听着这两人说着自己完全听不懂的话,一时也插不上话。永昌帝忙又要玦儿仔细回想,究竟那道士说了些什么。玦儿想了老半天,说:“好像说什么打赌什么的,又说什么赌约什么的,陛下……我真的记不清楚了。要不明年六月的时候,我再问问那个道士伯伯?”
永昌帝见玦儿实在想不起来,也别无他法,旁边季涟问道:“皇爷爷,你们在说什么啊?如玥说的那个道士,是您常提起的飞光国师么?”
永昌帝点点头,挤出一丝笑容:“道长当年助朕平乱,功成后不受封赏,突然离去,朕这些年一直都四处查探,却总也找不到。想不到玥儿竟然和道长有缘,真是难得的福分。”想了半晌,他又牵过季涟的手,拉着他问道:“季儿,以后你长大了,朕就把玥儿许配给你,给你将来……做皇后好不好?”
季涟一愣,见爷爷满脸的希冀,便笑道:“好啊,皇爷爷替季儿挑的,一定是好的。”
永昌帝又拉过玦儿,问:“玦儿,以后就在宫里陪爷爷好不好?”玦儿道:“我可以在宫里住一阵陪陛下,可是我也想回家陪爹娘啊。”
永昌帝想了一下,便道:“那好办,你每年在宫里住一阵,到五月我就送你回去,七月再派人接你回来,好不好?”
玦儿为难的想了一想又问道:“那新年呢?”
“今年在宫里过,明年就回家里过,后年再到宫里过新年,可以了吧?”
玦儿细算了一阵,这样可以在宫里呆着,也有时间回去看爹娘和师傅,便应了下来。
这一年张夫人回杭州时,同行的多了一位公公,带着几车的赏赐到孙家,那圣旨上说孙家的小姐聪颖可人,贤淑大方,按公主例寄养宫中,孙家的少爷和少奶奶因着养育之功,所以圣上特赐下一干珍宝玉石还有补品等等,而玦儿就被留在了宫中。
孙璞接到这圣旨,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伤心,那公公又说因孙小姐年纪尚幼,所以陛下特准每年回来陪伴左右,孙少爷和少奶奶也可不时去京里探望孙小姐。
师太听了孙璞的叙说,不见她高兴也不见她伤心,孙璞想细问师太到底作何打算,师太只是摇头,说这以后的事情,只能看各人缘法,自己也不清楚何去何从。
过了几日,师太说要找个庵堂去继续念念经,孙璞就找了一处僻静的庵堂,名唤作“静心庵”,布施了颇多香油钱和一些缁衣,就这样师太住进了静心庵的别院,小环也跟着去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