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一种相思两地愁(2/2)
玦儿万般无奈下,只好跟着师太刻石了——因为师太做的木工实在说不上好看,跟着一个不好的师傅,只怕会学的更差。
可刻石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当现原来师太刻石也刻的很难看之后,玦儿终于忍无可忍,决定出去逛逛了,师太并不放心她出门,怕她撞见个熟人什么的被人现,只敢带她去孙家在长安的绸缎庄去逛逛。
孙家的绸缎庄规模还比较大,在长安城里占据了一个较显眼的铺面,师太见了不是很放心,便让玦儿在库房里让掌柜的陪着挑丝缎。师太自己又出来仔细观摩这个绸缎庄,心里不由得揣摩道,好家伙,这要在俺那个时候,还不是一旺铺啊,租金都不知道要多少呢,孙家据说把这个铺面都给买下来了,而且在长安还不止这一个铺子,师太一面转换着这个在北京的那个房价,心里连连叹气,有钱人就是不一样啊,自己这些年坑蒙拐骗下来的钱,原来并不能算作什么富婆——或者是富尼啊。千错万错都是自己当年开口开的太少了,如今后悔都没有法子了。
去了几次绸缎庄之后,玦儿越的不满起来——因为听绸缎庄的掌柜说,季涟先去浙江主持修理钱塘江的河道,等钱塘河道的疏理步入正轨后又去淮河沿岸视察,又派人详查了苏浙一带的豪族倾占良田的一些案子,迫得不少豪族出钱支援河道的疏理,现下正在组织淮河河道的疏通事宜。
玦儿回到庵里,便满脸不乐意道:“都是骗人的,还说安顿下来就接我过去,我看他现在在那边的日子过的不知道多快活,哪里还记得我!”
师太撇嘴道:“放心吧,你家那个薄情郎,现在还不至于就忘了你。”
玦儿忙扑上来:“师傅?你说真的么?那我去找他好不好?”
师太心里嘲笑道,多了吧,哪儿那么容易就让你找到了,口上便道:“你以为你孟姜女啊,万里寻夫哭长城啊?”
玦儿道:“有什么不可以啊?我为什么就不能去金陵找阿季哥哥?”
师太嘲笑道:“你那个薄情郎现在是太子诶,哪有那么容易见到的啊?你一个人出去,有没有命到金陵都是个问题……”
玦儿只是不依,每日里从门口走到院口,又从院口走到门口,恨不得每隔一个时辰都要去绸缎庄问问有没有什么新消息,师太依旧只是冷眼旁观,玦儿这样闹腾了两天后,见师太仍是不管她,只好自己乖乖的歇了,跟着师太学刻石,看看师太什么时候能大慈悲指点她一下迷津。
一个月过去了,绸缎庄的消息仍然是,季涟的河道,疏理的如火如荼。
有一天,玦儿忽然很认真的拉着师太的袖子,问道:“师太,金陵有什么比较出名的?”
师太想了一下,以前传说中什么秦淮八艳,什么董小宛什么柳如是啊啥的,顿时来了兴致:“秦淮河的姑娘啊,我告诉你呀,以前秦淮有个很漂亮的妓女叫李香君,有本书就是写她的啊,叫《桃花扇》,我没有给你看过吗?还有一个叫卞玉京的,她相好的那个就是写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啊,你记不记得?可惜我没有见识过……”
玦儿还不等师太说完,怒火中烧道:“那阿季哥哥一定是在秦淮河被那些妓女们迷住了!现在我又不在,自然没人管着他!”还不等师太反应过来,玦儿已经凝着眉毛开始诅咒起季涟那个负心汉起来……
师太被她磨叽的不行了,盯着她问道:“我记得以前你似乎不是这么喜欢说话的呀?”
玦儿被她一句话打断,撅嘴道:“可是好久都没有人陪我说话啊。”
师太被她一句话呛得,想起自己似乎确实都不怎么搭理她了,因为实在无从下口,看着玦儿现在这副样子,师太似乎有些后悔起来——自己有必要这样计较么?人终归都要死的,还去分什么输赢呢?想着想着,竟有些伤心起来。
玦儿见师太这个样子,似乎比当年到她家时苍老了许多,师太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确实的年纪,大约……也快五十了吧?还在为自己这样操心,自己还天天抱怨,心里就有些后悔,安慰师太道:“师傅,我是不是总只顾着我和阿季哥哥的事情,没有好好孝顺师傅啊?”
师太笑笑,答道:“你还是安安心心的再等等吧,你阿季哥哥不会不管你的。只是他现下,恐怕连自己都顾不了许多呢。”
玦儿见师太笑得有些怕人,着急问道:“师傅……你是说阿季哥哥会有危险么?”
师太斜盯了她一眼,道:“师傅怎么知道呢?只是帝王之路,从来就是没有退路,不存在悬崖勒马这种说法的,因为四周都是悬崖,勒马也无处可去,只能一口气跑到最顶峰,不然就是跌下万丈深渊。”
师太说着,还不以为意的笑着,玦儿有些迷茫,问道:“那阿季哥哥走之前,怎么不跟我说呢?”
师太笑道:“傻孩子,跟你说又能怎样,不过让你多担些心罢了。”
玦儿咬咬唇道:“那我就没什么可以帮到阿季哥哥的么?他一个人去金陵那么远的地方……”
师太截断道:“他不是一个人去的,同行的有柳侍郎,还有……其他的官员。”
玦儿便低头不说话,只是脸色闷闷的,心里想去金陵,可又怕妨碍着季涟,难道自己就只能在京城空等么?
师太叹了一口气,道:“我终是管不住你的了,你要是想去找他,就去吧,只此去凶险无比,师傅也不能保证你什么了,以后咱们师徒就各安天命吧。”
玦儿听师太这样的话,竟有几番决绝的意味,一时傻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