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活着比死了更寂寞(1/2)
式微妈妈竟然熬过来了。
熬到了1969年的到来熬到了秋晓和他的双胞胎的孩子的到来。
式微妈妈对自己的了解和对那段日子的精辟论段十分贴切和到位以至于让我听了之后就一直搁在心里最苦涩最痛感的那个位置拿不起放不下;以至于在二十多年以后的今天在我向读者娓娓道来的时候我会情不自禁选择她的这段话做我文章的标题:活着比死了更寂寞。
活着比死了更寂寞!
活着比死了更寂寞!!
活着比死了更寂寞!!!
我相信我对式微妈妈苦熬尼姑庵的那段生活和她的心态了解得比较透彻。这不仅因为式微妈妈曾经反反复复详情细说更因为关于这段日子真留下了具有代表性的物证——那些承载着岁月和年轮的尼姑庵的物证式微妈妈曾出示给我仔细端详。我却并不觉得意外和稀奇熟悉我们这个故事的读者一定也不会觉得意外和稀奇。
还是那一窝丝线。
还是那一盒胭脂。
还是那两件唱戏的衣裳。
式微妈妈曾经在寂寥无比的夜里信手打开窗前的抽屉拿出这一窝七彩丝线一根一根地梳理一丝一丝整出头绪。那些理不清整不顺的心思像极了窝在手心的这团烦恼丝纠结了多少年错乱了多少月一丝一绺都有着解不开的疙瘩打不开的死结。只是式微妈妈自有满把的日子和无从打的光阴可以让她从容面对这些窝藏着的烦恼心思她会让那些曾经眩目的颜色从岁月的尘埃中分离出来如同心事灿烂如同虹彩梦境。式微妈妈总是带着庄严而神圣的心情去做这些五彩缤纷的事情夜夜秉烛夜夜不眠。直到有一天她终于解开了最后一个疙瘩打开了最后一个死结当她把那些芳思缠绵的东西整理成柔顺通畅的一束在窗纸泛白的天青色的光线里高举在头顶亲眼细瞧才蓦然惊觉长期的熬夜黑白不分的忙活她的视力已经降到了最低度她再也看不准那些红红翠翠的颜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