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送礼后要泄火(1/2)
冬风飘下,春意已来,晚冬的闽南,站在寒风之中,别有一番春彩。
赵学敏跟着石北康的专属司机小蔡打了声招呼,然后穿过铺满鲜花绿草的小庭院,敲响了那个里间的小房门。
还别说,这人与物要是跟对了主人,身份命运就不同,司机小蔡按从前说,是个马夫,或者说是一个会踩油门的马夫,赵学敏堂堂一个七品县令,至于跟他打招呼吗?更别提那些花草了,要是没有全州市委书记石北康的全力呵护,可能早被几月前的寒潮冻死了。
听着外面的脚步声慢慢走近,正在里面审阅文件的全州市委书记石北康此时停下手上的文件,开怀的说:“学敏,你来了。我先给你倒杯茶,上等的铁观音。”说完,不等下属的回绝,起身去摆弄茶桌前的茶具。
喝茶是一种文化,泡茶也是一种文化。看着顶头上司的一手绝活,赵学敏的表情立即呈现出叹为观止的样子。所谓文化,就是能够扬并继承的美好事物。
一杯清茶入口,赵学敏开心的说:“石书记,这是好茶啊,味道淳厚,一杯入口,茶香味像还飘在鼻腔里,这香味难散去啊。”
“这是德化县委书记钟建专业送上来的好礼物,他是安溪人,最近打算进入政法委的系统,安溪铁观音他是最拿手的行家。”石北康打着他的官腔说:“对了,学敏,听说你最近与下属闹矛盾闹的挺凶,很多人情都讲到我这边来了。要注意啊,你这个位置,很重要,很多人盯着,凡事不能大意。”
“哎,老领导,你也知道,景江市委书记的位置有多难做。底下工厂太多,外来工纷纷涌进,目前景江的经济正在快展,很多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总有人借故打击我。”赵学敏反驳着,这次跑来送礼的,怎么成了专门的批斗会了。
当然他知道为什么,上次实施市委书记郑栋梁因为旅游车事故,也是因为李重光相托,自己违心的帮了他,自己打电话给了神通广大的左老,左老一句话,把省里的有关领导说服了,在随后的一次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点名批评了全州市委不支持地方领导的自由挥才能的问题,让身为全州一把手的石北康很没面子。
郑栋梁想挂个市委常委的名头,不是顶头上司石北康同意不同意的问题,而是平时一帮人想去实施楷点油,都被当家书记郑栋梁回绝,你说要是一个正义无私的人在那当着,众人还能服气,可事实是郑栋梁什么都碰一点,却不让别人沾半分好处,因此得罪了人,上次开常委扩大会,石北康只是任着众人批斗他,没有主动打击的意思。
其实官场都这样,别人喊打了,自己就别帮,石北康做到了,赵学敏没做到。但是更上面的人帮了,底下不帮忙的人就成害人的了,这也是官场。
“我也不跟你瞎说,郑栋梁那个事情,还没完呢,以后你少掺合。一个不会团结同事的人,凭什么帮他。”石北康押了口茶杯:“你看看钟建,虽然在整个经济最差的德化山区,可是海外的华人都说他的好处,现在有一大批人想让他进入政法委的系统,虽然那些都是他们安溪的华侨,但是团结别人,就是减少敌人的最好办法。”
这时侯,从屋外走进一个老大妈,清白的头一张小脸倒也风韵尚在,赵学敏连忙张口问侯:“杨老师,你何必客气呢,我马上就走,我那边也有一大摊子事。”说完,把大妈手中的果子盒顺手递到桌上,让石北康书记先尝尝鲜。
这个杨老师是石北康的夫人,叫杨南,55岁,身高差不多1.6米,瘦削却很健康,头上黑白头相间参半,原是一所小学教导处主任,已经内退多年。虽然年纪已经迈进老龄化,但是杨南处处显童心,到处跟着一帮人去贫困山村中小学进行慰问,平时也捐钱给那些穷学生,但是不多,也不像谢霆峰一样实打实,长年捐助几十个学生。
杨南扭着瘦腰笑着说:“小赵,你怎么每次来都带礼物啊。”原来,赵学敏已经从大衣里面掏出那个牛皮袋子椅,放在一旁的木椅上,显得格外耀眼。
“哪能啊,您这不是批评我吗?这是给您的小女儿石珊珊的,我知道换美金不好找银行,就托人兑了一些。您们小女儿在外面读书,不比在国内,临时换美钞,肯定急死人。”说完,把牛皮袋子递给杨南。
杨南此时不再客气,说了声:“谢谢,不烦你们间工作上的事情。”拿着袋子,连忙出屋到外边忙活去了,嘴里笑呵呵的她,迈脚的时候还差点拌到门槛。
石珊珊,石北康的小女儿,1979计划生育前的残留物,198o年3月生人,上有一哥,澳洲昆士兰某大学经济学大四学生,石北康的掌上明珠,年轻漂亮,知性达理,这点跟母亲杨南相象,只是为人任性骄横,私生活一堪糊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