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商机(1/2)
毕福刚道:“龙辰,你说出这样的话,我也不能怪你,因为你毕竟没有一点江湖经验,但是,以后你做什么事或者问什么问题之前,一定要自己先动脑筋一下。我告诉你,这正是我与别人不同的地方,你也看到我在公司里的威信了吧。老实说,在天翼具,我就只有一个上司,那就是老总本人,虽然我只是一个小小的部门经,虽然我上面还有一个总经,三个副总经,但是他们管不了我,也不敢拿我怎么样,你知道为什么吗?”
龙辰很欣佩地望着毕福刚,说道:“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我早已经把你当成我的师父了。”
毕福刚道:“以后你就知道了。”
车子缓缓挖路边一家餐厅门口,龙辰问:“那家工厂就在这里?”
“不是,还远着呢!”
“那你怎么在这里停车?”
“你看看现在几点了,都1点了,该吃午饭了。”
毕福刚这么一说,龙辰这才觉得饿起来。
两个人走入那家餐厅,随便点了几个小菜,匆匆吃完午饭,再买两支可乐,就又上车赶路了。
龙辰第一次喝可乐,觉得怎么这东西有一股强烈的药味,于是问毕福刚:“这饮料怎么有一股中药味?这个到底是饮料还是中药?”
毕福刚边开着车边回答:“当然是饮料,起源于一八八六年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城一家药品店。店里的药剂师约翰彭伯敦,自制一种有神作用的药水,且销售不错。一天,彭伯敦在匆忙中。不小心将另一种褐色溶液加入药水中,不料这位顾客竟然大加赞赏。彭伯顿把握机,将这种药水冲淡变成饮料,命名可口可乐,扩大销售。la是指非洲所出产的可乐树,树上所长的可乐子内含有咖啡因,果实是制作可乐饮料地主要原料。”
龙辰不禁赞叹道:“哇……果然处处是商机。哦≡了。你是怎么知道地?”
毕福刚道:“作为一个产品研发部经。这些典故不知道怎么行?以后你也要多鸦点。知道吗?很多情况下。人家地点子虽然不能照搬。但很有启发意义。可以帮助你扩展思维。”
龙辰问:“还有什么别地经典故事吗?”
毕福刚道:“还有很多很多。数都数不过来。比如:多年前日本有个妈妈。看到卧在病床上地孩子。每次用吸管喝水时都要艰难地低下头。心疼之余。灵机一动发明了弯曲式吸管。并申请专利而上市大发;另外有个日本人。发现都市小孩很喜欢养一种叫独角仙地昆虫。却苦于不知上哪儿抓虫。于是他地虫虫贩卖机事业就此开张大吉;还有一个美国印第安人叫克鲁姆。他是餐厅中地厨师。有一天来了几个法国客人。他们嫌他制作出来地油炸食物太厚太硬。克鲁姆知道后很生气。他随手拿过一只马铃薯。切成很薄地片。扔到了油锅里。出品后就拿到了法国客人地桌上。谁知客人一吃。大呼好吃。从此这种炸薯片风行开来。最后成为许多人喜爱地食品……”
龙辰听得津津有味。不到尘世比寺庙地差距竟是如此之大。大到他都觉得不可思议。如果当初自己没有对佛经产生质疑。并经过一连串地奇遇。也就走不到这里。坐在车上听毕福刚讲这些商界奇闻了。
真是造化弄人啊。
毕福刚继续说:“做为一个研发部人,一定要时刻留意身边地各种商机,发现商机,便意味着发现宝藏▲商机的出现往往都带着浓重的传奇色彩。且经弛人们意料不到的时候。出现在意不到地地方。”
龙辰感叹道:“看来生活中真是充满商机,我需要习的东西太多了。”
毕福刚道:“当然。所以我才跟你们大讲特讲大部分工薪阶层为什么都生活在困窘之中,像阿光一样,就是他们将业余时间全都浪费掉了,你从今天开始就努力习吧。”龙辰道:“是的,跟你讲话就是最好的习渠道,能不能再讲几个关于商机的小故事?”
毕福刚了,说道:“日本的米酒在明治时代之前是比较浑浊的,这是不足之处。很多人了各种办法,却找不到使酒变清的方法。那时候,在大孤有一个名叫善右卫门的小商人,以制作和经营米酒为生。一天,他与仆人发生了口角。仆人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晚间将炉灰倒入做成地米酒桶内,让这批米酒变成废品,叫主人吃亏。干完了小勾当,这个卑劣的仆人逃之夭夭。第二天早晨,善右卫门到酒厂查看,发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现象,原来浑浊的米酒变得清亮了≠细看一下,桶底有一层炉灰。他敏锐地觉的这炉灰具有过滤浊酒的作用。他立即进行试验和研究。经过无数次地改进之后,终于找到了使浊酒变成清酒的办法,制成了后来畅销日本的清酒……”
这时,龙辰留意到车子驶下环城高速公路,由于路况复杂,毕福刚不再开口说话了,用心开着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