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四章 死亡日记(1/2)
相思,不知怎么的,写这些叙述语言,我感觉到表达的疲惫,和不可言说的哀凄.要知道,我本来就不善于表达,也没有好的心绪,来完整的面对生活。在现实中,我要不是高兴过头,要不就是哀伤过度。我的心灵里,总是装上了太多不可为人理解的悲苦,以致在人前老是碰壁,遭到明哲者的嘲笑。
在那高高的山坡上,稻花弥漫的地方,我的心,曾经与一个时代站在一起。在那个时候,我有理想,也有梦幻的花蕾。我总是固执的以为,现在不好,那就向前往明天的方向去吧。在前方,在你眼里所不能及的地方,一定有一片更为灿烂的蓝天,在等着你嫣然的青春。
时光就那样的渐渐远去,我也慢慢长大。当我还是恪守着原有的信条,不肯作任何改变的时候,原来儿时懒散的同伴,早已经陆陆续续的离开了这块土地,他们开始了到远方淘金的历程。他们有的回来了,挣到了钱,又出去了;他们有的出去了,却很少肯再迈回这块穷困惯了的地方。而我,还是两手空空,心平气和的,在一边耕种,一边读书。我还是那样傻傻的坚信:这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我就从这里起飞远航。
我等待了太多时间,也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我不曾知道,在我这样向着一个方向努力的时候,一声炮响,已经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读书不包分配了!”这是当时最直白的一句话。如果是普通人,当然不能从这个事件的背后,去洞测到什么东西。只是,假如一个人,他从小到大,就痴迷历史,对历史的感悟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你就会知道,这个事件对他未来生活的影响,将是多么的巨大。元朝当时取消了科举制度,即使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如关汉卿之流,也只能在市井谋生度日。一个制度取消了,如果代$小%说^手&机!站ap&.^整理之而起新的规则,并不来得公平完善的话,那最没有社会关系或资源的人,就只能是先一批被淘汰的对象。
“一种深深的恐惧袭来,他一夜间突然现,原来自己一直还将是一无所有。儿时的同伴们从沿海之地回来了,他们或多或少挣到了些钱,都开始张罗着结婚,有的甚至已经花开蒂落。而他自己,在读了这么多年废书,付出了这么多年的汗水之后,将什么也得不到。他不敢想象,自己的未来将到底是一个什么模样。”
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旅程经过的地方,那里有鲜花,那里有杂草,有心安谧的地方,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啊,行走在你苍远的山间,为什么我还是如此迷茫,找不清生命的方向?
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啊,我知道你不能给予回答。在你这里,是不需要太多感受,也不需把迷茫的眼睛投射出去.你千百年来,就习惯了默默的生存法则,你只是默默的注视着人间生的一切,你仅仅就只是历史的一面镜子。
我是微不足道的,我象曾经来过你这片土地的千万子民一样,努力耕耘,辛勤劳作过。我把汗水撒在了你这片田园里,你并不见得给我回报.我如平淡而又素苦的庄稼人一般,来了,又走了,却不知道前方的路途,将到底通向何方——在你这里,没有辉煌的路径,也没有名士的足迹,你只是如最普通的劳动者一样,平平淡淡的,还悠然自得,闲看流云。
我不敢鄙夷你这个地方,就象我不能忽视自己的出身一样.我是从泥土里摸爬长大的人,全身散着泥土的气息.即使我走得很远,也不能完全融入到远方,而把你-我最亲近的家园给遗忘。家乡的土地,尽管贫瘠,也始终得不到外界的注目;可是,正因为它习惯了这样的恬淡,没有沾染上外界的风尘气息,才使我,更有理由来把它给好好爱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