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的悠闲生活 > 第八章 历史它静悄悄地出轨

第八章 历史它静悄悄地出轨(1/2)

目录
好书推荐: 尘缘仙踪 证魂道 网游之玩转宇宙 绝顶牛人 重生之娱乐网络帝国 笑金莲 穿越沦为小后妈 混沌血脉 德意志的荣耀 超级业务员

“喂,你在主公帐前这些日子,应该捞了不少吧?”卫臻拿胳膊肘捅了捅林森。

“慎言!慎言!”林森慌忙拦住大嘴巴卫臻的话头。这段日子担任曹操的亲卫,那些访客们的小恩小惠零零散散的凑起来,也足足有十九万余钱之多,装了足足一小箱子。钱虽不少,但也不能这么招摇过市。

此刻林森与卫臻正站在讨董大营的中军大帐外,等待各路诸侯商讨的应敌策略,要知道华雄已经在外面叫阵很久了。看旁边卫臻的架势,早就摩拳擦掌,就盼曹操在帐中传出命令,便杀出大营与华雄一较高下。

“唉……没劲,里面怎么还没商量出个结果……”卫臻不住的抱怨。

“我怎么知道,能进中军大帐的无非就是你爹和曹家、夏侯家几个人,再等等吧。”林森记得这次华雄来袭,是干掉几个人之后,再被关羽干掉的,因此可不希望卫臻一时冲动,做出给华雄送菜的行为。

想到这里,林森不怀好意地瞥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乐进,这位由于隶属曹洪麾下,也连带着一直和他过不去,这家伙看起来也是跃跃欲试的样子,真不知道这位未来曹操麾下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在华雄手下能走几招?

“咚咚咚咚……”

突然间,擂鼓大震。

“鲍忠将军出阵了!鲍忠将军出阵了!”讨董大营的军士之间悄悄传播着。

但见一名铁甲战将,持一杆亮银的长枪,从中军大帐中走出,虎虎生风,果然是领导干部的行头,身为第九路诸侯济北相鲍信的亲弟弟,鲍忠的装备比卫臻的装备好上不是一星半点。

“喂,你说这鲍忠干得过华雄不?”卫臻一脸羡慕地目送鲍忠跨马出营后,扭头问林森。

“咳咳……”林森正自要卖个关子,展现一下开了历史作弊器的非凡预言能力时,震天的鼓声戛然而止!

鲍忠被华雄一刀斩于马下!

消息从营外瞬间传到了中军大帐。

这一瞬间,卫臻、乐进等人无不透出惊诧的目光,嘴唇亦是微微张开,甚至卫臻的手在身旁的长枪上不住的用力,肌肉贲张,微微冒汗。会盟也已经十几天,鲍忠的实力众人也大概了解,虽不及卫臻,但也多少能与卫臻乐进等人过上三四十招,可他就这么一招……没了!

唯一不感到惊讶的人,只有林森。除了他,在不了解董卓西凉军的讨董联军里面,没有人能想到,华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区区杂号将军,竟然如此威猛。

中军大帐外陷入了沉默,没人再向刚刚那样,轻松地闲聊。

片刻后,鼓声再度响起,又是一员大将从中军帐中走出,同样威武,跨马出营,唯一不同的是他的武器是一对双刀。

“祖茂将军出阵了!祖茂将军出阵了!……”营外的军士喊了起来。

然而,仅仅三息之后,比那个鲍忠长不了多久,鼓声再次停止。

“报——!祖茂将军阵前不慎,被华雄斩于马下!”传令兵冲入中军大帐,声音隐隐传了出来。

听闻这个消息,林森微微一愣,紧接着脑子犹如轰雷一般炸开!因为祖茂乃孙坚麾下大将,颇有名气,但他清楚得记得祖茂不是死于阵前与华雄的单挑!

历史已经悄悄改变了!!!

正是因为林森的谏言,使得曹操更早的出了矫诏,十八路讨董诸侯的会盟提前举行。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商讨对策,各路诸侯齐头并进,也因此少了孙坚部为前锋,最终导致了祖茂没有死于孙坚突围战中,而是死在了这里。

原本一直安若泰山,深知此战必胜且没有危险的林森,终于开始忐忑不安起来,手心微微冒汗,紧张地盯着中军大帐,下一个出战的人,会不会是关羽?

中军大帐中一阵喧闹过后,一名大汉昂走出,赤面长髯。还好,是关羽,林森高悬的心放下了一半。

关羽在经过林森身边的时候,听得林森轻声道:“云长(关羽字),必胜!”林森寄希望于凭借关羽的武力能够纠正历史的走向,将其归为正规之上运行。

关羽冲林森微一点头,眼中的目光沉静而冷酷,随即跨上军士牵来的战马,拍马出营。

鼓声三度响起,“咚咚咚咚……”

每一次鼓声都让林森的心脏猛然跳动,这一刻,林森仿佛才真正融入充满血雨腥风的战场之中,而之前的每一次会盟决议,林森更多的是一种看客的感受。

鼓声在继续,越击越响!

——突然,鼓声有如震击般洪亮!

“杀——!!!”营外传来阵阵吼声,上万人的呐喊,传遍了全营的每个角落。营外无数的脚步声与兵器撞击声传来,列阵于外的将士们全员冲向了不远处的华雄阵地。

几乎在同时,中军大帐中一个又一个的胄甲将军鱼贯而出,四处吆喝着,召唤自己的部众,列队出阵。此时夏侯渊也走了出来,环视了一下四周,找到了曹家武将所在的位置,喝道:“卫臻、乐进、李典!听令,整顿士兵,随我出阵,目标营外夏侯惇将军将旗,前往支援杀敌!”

“是!”卫臻兴奋地舔了舔舌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