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联济国攻西 越云震三军(1/2)
济国大军蒙城一战大败西赢军,趁胜追击,把西赢军从10万人打得只剩3万人退守大玉关。西赢主帅耿瑜率领残部退守大玉关,迅速组织关口的兵力,凭借坚固的工事、顽强的抵抗拒济国大军于关外。耿瑜稳住阵脚后,听闻李义占了珲城,怒不可恕。以联军主帅的名义要求李义退出珲城,回到城外扎营,否则下令攻城。
李义在城楼上停着使者宣读耿瑜的命令,不理不睬,任由来人花费多少口舌还是一样的不动声色。耿瑜的想法是尽量避免两方的交战,毕竟怎么说,李义背后的影响太大。要是他冒冒然就直接动手,错的倒会是他,而不是李义。毕竟,李义是趁着兵败撤回来的,要是他撒谎说只是避难暂借的,估计耿瑜也拿他没则。
来使一来说命令,李义则是借机讨价还价,提这个提那个的,到要谈成了,又反悔。来使前后跑几次给耿瑜,连来使也气极了。
那使者跑回禀报耿瑜道:“摄政王,他又提意见了,不知道该不该答应?”
看着来使拖着肥胖的身子来回跑动,耿瑜也暗自好笑,但还是安慰道:“他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要是再反悔,再做商议。现在还不是动手的时候。”
来使泄气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耿瑜冷笑道:“不出两天。
让李义独守孤城一事,越云颇有异议。
越云道:“丞相,此事是否太冒险了。李义率领5万兵力独守珲城,在西赢军的包围之下,随时都有危险。”
公羊玄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越云道:“那也不必过于冒险,李义是我军中最为倚重的大将,他若有不测,损失不可估量。”
公羊玄道:“此任务除李义外不做第二人想。换做其他人,则不必有此想法。”
越云道:“让李义独守孤城,有何意义?”
公羊玄道:“李义占领珲城,仿佛在西赢心口上插一把钢刀,寝食难安。”
越云道:“那西赢定会死命夺城,他这么能容得下李义占领一个军事要地。”
公羊玄道:“占领珲城很是关键,只要李义能受得住,西赢将处处受制。要是我们攻打西赢,他们想打我们,又怕腹背受敌。所以李义占领珲城很是重要。”
越云道:“就算李义守得住,解救也是一个大难题。先生是不是有了万全之策。”
公羊玄道:“救李义将军有两种办法。一是我们迅速能够攻下西赢,珲城城破之前。二是济国能够拿下大玉关,替李义解围。济国和我们交好,他现在还不会对李义将军下手。”
越云道:“为救李义,我不得不亲自带兵了。
越云还在担心着李义的安危,没想到接到西赢的来信,信中诉说李义如何在西赢的劣迹,并把他占领珲城的事说了一遍。越云急忙叫来公羊玄。
看过信后,公羊玄道:“这耿瑜的动作可真够快的,书信一到,估计他们就会马上对李义将军发功袭击。”
越云担忧道:“那我们得赶快行动才行。”
公羊玄说的没有错,耿瑜就算要发兵,也需要知会南国一声,在他估算时间的时候,也已经做好准备。
来使见劝说不城,越来越气,到后面竟以威胁的口气破口大骂,并屡屡危胁。李义担心影响军心,心想不给来使一点厉害,估计他的话真会是军心动摇。命人取来一把弓箭,在城楼上对着来使。
来使一看,大笑不已,因为他知道,在他站的距离上,就算羽箭射到,他也能避得开的。所以来使大笑着想李义道:“要是你能射中我,我立刻给你下跪。”就在他洋洋自得的时候,李义早已是拉满弓,他在等个机会。凭借他的臂力,固然可以射到来使的地方,但他没把握一定射中,他在等日上三竿的时候,那个时候,太阳最烈。
等太阳光射进来使的眼睛,让他刺眼的时候,李义的羽箭已经射出。
那箭把来使的头盔射落在地,来使惊慌掉下马。引得楼上的士兵哈哈大笑。来使回去,跟耿瑜诉苦。耿瑜见时机已到,只得领兵来讨。
李义并不知道越云将要为救他亲自出征,就算知道,他也高兴不起来。耿瑜率领10万新集结的兵力从大玉关向珲城进发。济国正在攻打大玉关,耿瑜应该没有时间来征讨李义才是,奇怪的是济国忽然退兵,让耿瑜有了拔掉眼中钉的时间。
耿烔命令士兵猛攻大玉关几天后,因为毫无进展,下令停止进攻。耿烔有自己的想法,与其无用的浪费兵力,不如等待后援,等时机成熟再攻城。
蒙城一战,支援到达的部队是耿烔重骑兵队,他们能够快速的移动,但并不擅于攻城。蒙城的守军大部分是一般的步兵,虽说有攻城的能力,但威胁有限。耿烔要等的就是自己培训出来的精锐:投靠济国的各部族。
随着战局日渐明朗,耿烔也明白南国一时不会和自己为难,便从在崛城周围布置的精锐部队调来攻打西赢。调集部队需要一些时间,耿瑜认为济国因为久攻不下,心生怯意,也不得不拔掉李义,冒险率兵征讨。
在耿瑜率兵征讨的时间里,李义也在珲城积极部署守城的计划。
珲城地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掌握着济国何西赢的咽喉,扼住珲城,犹如西赢的被人掐住脖子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