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汉封禅 > 第八十七章

第八十七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斗绝天下 异世之东方黑龙 夺宋 邪魔导 堂吉柯德中国奇遇记 狂游九霄 网游之美女爱上我 重生之我为篮球 妃扬跋扈:四嫁皇妃 二合一的网游

周仓、廖化二将领着军士直往城中冲去他们二人虽然也有战马但哪敢像关羽那般纵马狂奔身后还有二屯士卒需要他们统领二人不得不勒紧马缰牢牢的控制着大军的行进度让士卒保持阵型的同时也保留着一定的体力能够随时投入战斗话说回来即使是他们纵马跟随又有何用?赤兔马的脚力他们是知道的寻常战马在它的面前几次呼吸的时间便会被甩出去老远更别提那个牲畜还有恐怖的耐力。

先前远远的看着城门关闭将军大人驻马城前他们还没有感觉到什么异常但转眼之间城门大开关将军单骑直冲向城中顿时骇了他们一跳这突然而来的变故不由让二人面面相觑大脑顿时变得一片空白将军大人不会中了敌人的激将法准备以一人之力就去闯关杀敌吧!一想到关将军平时便孤傲冷肃的性格两人都觉得甚有可能惊骇之后他们哪敢有丝毫的懈怠撒开腿丫子便奋力狂奔了过去。

但他们的担忧显然是多余的直到他们临进城门之时他们才赫然觉今日的武陵城必然遭受到了极大的变故先不论城楼上飘扬的块块布条仅从打开的城门之中他们便略微窥得了城中的一些情况。

城门通道之中的那一叠叠尸体便已说明了情况昨夜定然生了血战。

但更让他们惊讶的事当众人揣揣不安来到城下之时尽然还有人告诉他们赶快进去刘中郎将正在与守军激战需要他们的支援。听到刘封之名。众人心中的惊疑这才稍解但想到刘封违令出兵之事他们心里又感觉怪怪的极不自然。

在战阵后翼地徐庶远远听到刘封之名便是心中一喜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没有觉刘封一部的踪迹心中极为担心生怕这个小将军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惊人之举但一想到自己的好友庞统在他的身旁他还算是稍稍的放了点心庞统那个家伙心计之深连孔明都要稍逊一分处理这点事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如今听到刘封领军在城中拼杀。提了许久的心总算是稍稍放下来了些同时还让他有一些欣喜倘若刘封真的攻下了武陵那可是大功一件足以抵挡其抗令之罪只要关羽不乱来左将军那里应该是能够说的过去了。

周仓、廖化二人来不及惊骇顾不得城楼之上那人说的是真是假也顾不得城中可能存在的危险领兵毫不停留地直扑向城中紧随关羽而去。

一进城去。他们便被眼前的景象所惊呆里面的景象比城门之处更要惨烈千百倍。青石铺成的道路此时被乌黑的血液所浸透简直就像是有人特地刷过一样没有一处例外而道路两旁原本林立的房屋此时早已败坏不堪一处处断裂的矮墙上扎满了利箭和折断的刀枪拒马垮塌、鹿岩毁弃就连一个个深深的壕沟也被密密麻麻的尸体所填满惨不忍睹。

尸体层层叠叠沿路铺向远处就像是指路针一向指引着众人不自觉地便往下走去。道路早已被尸体所填满空隙之处随处可见断肢碎肉他们一路行来几乎是踩着尸体而过那种惨景让历经百战的他们也直皱眉头。心惊胆颤。在这片刚刚经历过血战洗礼地土地上感受着迎面扑来的血腥之气众人仿佛置身于修罗场中一般。

众人没有勇气再去细细观察着四周的惨景。也没有精力去顾及众多尸体之中幸存下来的人出的呻吟之声如今环境复杂他们先要找到将军大人在如此惨烈的血战地域随时都有意想不到的威胁他们知道以自己的应变能力已经严重应付不及。

关羽驱马狂奔看也不看四周一眼手中战刀倒提沿路直向太守府奔去跨下赤兔颇有灵性马蹄起落之间全部落在尸体断肢的空隙之处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通行尽然像是如履平地一般马背平稳不波。

武陵太守府中战斗刚刚平息军司马魏延亲手将刘封地行副军中将郎战旗插在了旗台之上但之后他便不想动弹了无力的丢掉了手中早已看不出形状如同一块废铁一般的环刀魏延浑身一软直接瘫倒在地上放平了身躯轻轻的舒缓了一下几乎散架地骨头他开始大口大口的贪婪呼吸起那满是血腥味的空气。

一旁地众人也差不多尤其是韩风和傅彤二人他们与刘封从突击城

便没有片刻的停息如今已至天亮奋力拼杀了数个浑身是伤不说全身更是酸痛的厉害如今感觉连刀都提不起来了看到敌人已丧失抵抗他们亦是如同魏延一般狠狠的倒向地上脱了力了。

关羽怒气冲冲打马而来那种一往无向的气势直冲的士卒不由自主的往两边散去。

“刘封何在?”一眼望去全是倒在地上的人关羽根本分不清楚谁是谁冷然开口问道。

但是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已经累的不行了他们一个个瘫倒在地上尽情的享受着大战之后难得的休息时间根本没有人去管关羽也没有人理会他的问话命都快没有了他们哪还管的了这么多。

关羽连续问了三次尽然连个回话的都没不由火气更甚但以他的身份显然不便与这些伤亡惨重的士卒较劲驻马原地等了片刻看着身后的周仓、廖化与五百亲兵已6续赶来关羽才再次开口向赶来的亲兵说道:“给我找即使是挖地三尺也要把他给我找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