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往生记 > 六十七

六十七(1/2)

目录
好书推荐: 择富人生 智能电脑 时空妖医 错跟总裁潜规则 时空妖灵 赎魂师 女主播爱上我 重生之龙在异界 重生之红色风暴 颠覆钢之炼金术士

这次会面实在是皆大欢喜d老安排当年刚成立的计算机总局负责和虞博士沟通并极力邀请虞博士和加入到集成电路产业规划当中来。

计算机工业总局的成立源于四机部的报告79年元月四机部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成立国家电子计算机工业总局的请求报告”三月份得到成立的批复。

总局的成立第一项工作就是调查全国的计算机产业到底存什么问题调查的结果很明确就是三重三轻——“重主机、轻外设重硬件、轻软件重生产、轻应用”。

说实话74年之后国产微机也不少o5o、o6o系列挨个出无奈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似乎只要生产出来之后就行鸟其他完全不管。

而且限于工艺、技术原因关键部件只能仿制比如77年出品的o5o微机的cpu是仿8o8o的是由31块集成电路组合起来实现8o8o的功能直到79年才实现4块电路至于单片芯片还得刨片子。

各种各样的系统互不兼容型号庞杂造成了计算机应用不广的局面。

因此1977年9月电子部计算机工业管理局召开了第一次微型计算机专业会议确立了根据我国国情充分利用有利时机和一切可能条件直接采用世界上新的又适合我国需要的先进技术加我国微机工业展的思路这就是当时选择的“创新战略”。

通俗的说就是引进就是买技术。

虞博士他们和总局的领导们交流的时候对此表示了一点忧虑出点是好的引进了先进技术就可以生产。

但是计算机技术展很快而引进周期很长说得少点从选型到谈判到运回来组装调试投产至少也得两三年吧等第一个产品出来都驴年了谈什么工业化生产推向市场?

一番话说得总局的领导默然引进的周期长的确是人人皆知老外甚至是故意拖延。更有甚者同意卖给你系统但要先付钱然后拿了你的钱自己研个两三年在拿研出的产品交货貌似日本人经常这么干。

不过引进是死缓不引进则是就地枪决换了你你选哪个?

长久对这方面不是太懂他只知道决不能一代又一代整个的买生产线因为历史证明了这是阉割了自己的研能力。

虞博士沉思一番说出了自己的见解那就是他和长久讨论出的国内环境的弊端——研、市场和生产不配套。

这是个大问题一般都是任务一下达研究所开始动手研制什么市场调查也没有只是紧跟国际的趋势完全没有考虑到国内能不能接受。

实验室里的东西完全不能直接进入工厂生产生产出来的东西只能凑合用研究所完全没有市场的回馈这就是一个怪圈说到底还是体制原因。

就拿集成电路产业来讲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工厂死气沉沉良品率低的吓人(最高只有3o%)诚然有一部分设备原因但是为什么台湾的良品率就能火箭般的窜升到9o%以上?

这就是品管问题了一颗集成电路要生产出来从头到尾至少要三四十道工序哪怕每道工序达到99%的精度到最后能剩下多少?

虞博士介绍了国外芯片工厂的经验一个生产主管至多干两年再长就不行了因为刚上来的时候锐意进取为了过上任的成绩努力提高良品率两年之后就会慢下来所以只有换。

而且如果员工有什么不合格的生产主管可以马上让他走人大6可以吗?没有压力什么都干不好。

领导如开茅塞顿时和虞博士交流起国外先进的生产经验起来。

两人谈的兴致勃勃长久则是如听天书昏昏欲睡。

好不容易告一段落总局领导谈起了正事。

原来79年的时候o521没出来之前总局曾经会同国防工办、科工委联合为军用计算机进行了一次选型工作。

当时选定的结果是以“两小两微”为展重点即仿noVa和dec的小型机展兼容英特尔与摩托罗拉兼容的微型机明确了微型机和小型机展要与国际主流计算机接轨走国际兼容和开放道路。

当时这个结果无可厚非因为大6的计算机产业只是一个萌芽全国一年造的大大小小的计算机加起来也不过五百余台。

但是长久的cpu横空出世使得国产关键部件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就需要重新考虑了。国产的仿制机性能不稳定故障率高而且几乎全是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极大的阻碍了计算机的应用普及。

现在看来有了o21处理器至少微机可以脱离外部进口独立生存了只要有软件大力支持完全可以抛弃已有的英特尔、摩托罗拉系统。

而这正是军方所要求的单芯片系统稳定可靠体积小除了性能不足以外几乎完美。

因此总局就想将以o21cpu为基础做成通用单板机。

谁知道长久插了一句嘴说道:“如果有资金或许我可以用o21处理器做小型机成本应该比现在小型机低性能更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霍格沃茨:别叫我制杖师 我真的是正经法师啊 诸天模拟:从莽荒纪开始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EVA:从迪迦归来的碇真嗣 火影从大筒木血脉开始 斗罗绝世:转生黯,成就秩序神王 半岛头号玩咖! 创业在晚唐 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