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2/2)
废话长久暗骂再二都知道程控交换机是计算机控制的还技术人员呢。
没有办法长久只好带了一肚子的术语和想象返回了。
长久找到了虞博士两人吃了饭回到了旅馆。
“你不会真的想做交换机吧那东西可不是买几个零件就能装配起来的。”虞博士有点看不懂长久。
“没事我不是自不量力的人只是看了这一领域的利润有点心动而已。”长久笑道。
“那就好我们现在还没那么多资金去烧只能一步步来。”虞博士点点头。
“我们是没资金但是国家有。”长久笑的很诡异。
“你什么意思?”
“迎合市场国家有需要我们就向国家要钱呗。”
“???”
“待我再想想想到了再告诉你。”
“……”
曹长久正打的如意算盘如果说79年之前国家是高积累的展政策那么改革开放之后就是高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意味着基础建设当前的通信设备肯定不适合展了。
长久印象最深的9o年代关键字就是群体性突破那可是一个疯狂的年代。
改革开放国外交换机厂家如同问道了血腥味的鲨鱼纷纷涌入了华夏市场利用国内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的幼稚心理以高昂的价格以近乎倾销的方式把各种各样的程控交换机卖给华夏。
当时的华夏通信系统里的设备可谓是万国牌有四个字说得好——“七国八制”。
就是说系统里至少有七八个国家的交换机设备n种制式并存这大大的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更有甚者日本人还妄图控制华夏的通信市场以低价倾销的方式打压其它厂家。
混乱的市场让华夏当局苦恼不堪曾经有一次还因为这些的原因造成了京沪通信断了24小时。日本人还特别的有心机主机卖的便宜配件则漫天要价你还不得不买。
因此华夏的有识之士开始反思这样的政策到底该不该继续。
自从89年之后国外的交换机设备完全进不来打击了大部分奉行以市场换技术的人。
一些厂家鉴于交换机市场的巨额利润或合资或私营都参与到了研当中来最著名的就是o4机了。
当时有一个论断很有市场那就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只要将市场开放给国外资本家技术也就跟着进来了。
可是现实击碎了他们的美梦封锁如故而且变本加厉。
91年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邬江兴主持研制出了hJdo4(简称o4机)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从而一举打破了“中国人造不出大容量程控交换机的预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鎔基给予了hJdo4高度评价:“o4机送来的是一股清风。”
这在当时可是不得了的事情万门程控是一道坎只有国外才能研制o4机的出现立即引起了行业地震其从研制成功到产业化更是快的惊人全军的通信网络全部换用了o4机。
95年之后更是出现了一批私营厂家研制成功大中型程控交换机出现了“群体性突破”比较成功的有巨龙、大唐、华为、中兴和金鹏。
当年“巨大金中华”五朵金花逼得中国交换机市场上的外国厂商纷纷退出根本竞争不过原来3oo~5oo美元一线的局用程控交换机卖到了98年5o美元一线的白菜价。
曹长久空有能看到未来的能力却受窘于资金无法进入真是人生憾事不由得打起了歪主意。
虞博士哪里想到长久有这么些个花花肠子他还在担心两个人的事业该怎么继续下去目前的资金完全是靠着卖微机在撑幸好国内的需求也是蛮大的近乎2oo台的微机销售出去了也有了上百万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