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1/2)
鲁平道:“你还真当真了啊我还以为你说着玩感情你还真要开练你一个人能行吗?”
长久道:“起先有把握后来看看机器又觉得有点难度。倒不是电气上面有难度而是那老爷机动不动脾气死机受不了。”
鲁平说:“那没什么咱俩今天聊的投缘我帮你。那机器我熟我帮你处理。”还有一句话鲁平没说那就是早点弄完他也可以早点解脱。
于是曹长久和鲁平两人合作无间。鲁平找来了老机器所有的硬件资料对于这种系统改造长久很轻松。因为他有例子可循啊当年的苹果机、后来的游戏机几乎全是这种构造思想——即用处理器的频率作为显示分频这样不用大量增加额外的硬件开销。
没有监视器而且也太贵长久只好跟鲁平找了台电视机去掉了调谐电路作为字符显示器使用自然是抄袭苹果II的创意仅仅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电路、接口就设计的七七八八。
曹长久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了通用的接口基本设计已经完成只等着制造了。
王教授对他俩的工作倒也支持所需的一切材料全部所里出。这样仓库里的那一台老爷机6续添置了软磁盘、磁带机、磁鼓等等外围设备旧貌换新颜焕了第二春。更换了大量的电子配件也使得机器不再四个小时抽一次疯开进度大大的加快。
为了升级机器的输入输出系统曹长久和鲁平也对这部仿nova机的硬件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好在这些古董机的结构也都大同小异长久将其与梦中所学一印证觉颇多共通之处因此也就比较容易理解。
随着硬件工作的结束老爷机的稳定度也大大的提高而且还有一个12英寸的黑白电视作为字符显示器。有了稳定的机器曹长久和鲁平立即变身程序狂人轮班上马编写程序。
新设备不是安上就能用的还得编写驱动、制定显示工作方式这一切都得程序完成两个人只好分工合作写程序。
于是又是好几个不眠之夜过去了显示器上终于可以印出字符了。机械打字机接受电信号将内容转化为数字方式存储在内存里由处理器调出再转化为模拟信号显示在电视机上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这部老爷机现在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原先带按钮的控制面板还在不过已经没啥大用了。曹长久嫌启动过程太麻烦不自动化所以买了一个可擦写存储器固化了一段程序自己做了一个自动引导部分接入了主板总算有了现代电脑的感觉了。
鲁平对改进后的小型机是爱不释手不停的摆弄着仿佛这是全新的机器新娘。
和鲁平不同曹长久却是在掘着这个显示系统的潜力努力的用程序控制着每一个象素光点最终在这部小型机上实现了一个撞球游戏。
游戏画面很简单一个球状光点在屏幕上来回运动屏幕左右边框各有一块竖着的“光板”(姑且这么说)可以在键盘的控制下上下移动。由人操纵光板移动挡住移动的光球将其反弹回去谁要是接不住就算输了。
曹长久很久没有做过这么简单的程序了不过这一切看起来并不过时至少他和鲁平就玩了整整半天。
鲁平也是第一次知道计算机居然可以做这种事情以致于完全没有注意到他们两个人用的是两个机械键盘。此时的他完全沉浸在了对战的快乐中去了。
虽然鲁平游兴大但是曹长久可坚持不了这么长时间。对他来说如此简单的游戏只能当作怀旧能陪着鲁平如此疯几个小时已经疲惫不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