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风云激荡(一)(1/2)
臣李鸿章泣血叩呈,光绪二十年五月十日,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遇,北洋舰队全体官兵虽奋勇争先,一力苦战,重创日舰,然经远、致远、勇、来远、扬威各舰先后为日舰击沉,经此一役,北洋舰队已失出海求战之力………
北洋舰队败了?此刻,乐寿堂里所有的人都是一脸的茫然,一脸的震惊,盯着那页薄薄的电报纸,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朝廷集全国的物力财力,耗费巨资,历经十余年苦心打造的北洋舰队,就被日本这样一个弹丸小国给打败了?那么多的铁甲舰,为李鸿章称为已据深固不摇之势,号称亚洲第一的舰队,就这样被日本人一口气击沉了五艘,已无再战之力了?………
整个乐寿堂顿时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沉默中,静的让人感到窒息。
电闪雷鸣过后,顷刻之间,狂风大作,如注的暴雨从天边滚滚而来,吹打的整个乐寿堂都似乎摇摇欲坠一般。
大厦将倾,风雨飘摇,此时的光绪,望着眼前席卷而来的暴风雨,也只能在心中默然的叹息一声。
北洋舰队战败,整个海防便形同虚设,日军将可以从容的选择登陆地点,一旦旅顺丢失,战局便会彻底的陷入被动。甲午还是那个甲午,难道真的就不能逆转了吗?“都跪在地上干什么?”光绪忽然站起来,冷冷的注视着跪在下面的军机大臣说道,“北洋舰队虽然战败,但是战事并未到不能挽回的地步,跪在地上就能挽救危局了?世铎,军机处即刻诏告全国,鼓天下之士气,集举国之物力。于日本决一死战……大清已经没有退路了,你们难道还有退路吗?”
世铎等人此时都是一怔,却又半句话说不出来,只是偷眼瞧着太后的神情。
北洋舰队向来都是朝廷的颜面,是支撑大清几十年洋务自强的一面旗子,打人都不能打脸,现在可好,日本人上来就是稀里哗啦的给了大清一个狠狠地耳光,大清确实是没有退路了。可是日本人如此的强横,连李鸿章的北洋都是一败再败,打,能够打得赢吗?
“北洋舰队也败了,朝野物议,这一仗。我大清想不打也不行了,大清也不能再败了。怎么个打法,你们都好好商议一下吧……奕。李鸿章的折子里有没有提到怎么筹防的事啊?”压抑住心头一阵接一阵的惊惶,慈禧有气无力的说道。
用不了一日,举国上下。朝野内外都会一片哗然,朝廷要是再拿不出什么切实的主张安定人心,还不定闹出什么惊天骇浪出来。最可虑的还是现在皇上地那份态度,一力主战,在这个节骨眼上,真要是借着李鸿章北洋的惨败,再加之朝野物议,暗中做点什么文章,那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想起这件事情。慈禧便觉得连心窝里都是痛。好好地万寿庆典。愣生生被搅成了今日乱糟糟地局面。这还过地什么六十大寿啊!被小鬼子欺负上门了。打是一定要打地。然而一旦朝廷拉开来打。胜算又有多少呢?慈禧心中也是一片空落落地。惊吓连带着郁怒。此刻心中是百转千回。万般滋味搅合在一起。
听到慈禧地问话。奕似乎才缓过神来。赶忙又打开电报仔仔细细地看完。末了却又是一愣。迟疑了半响才犹豫着说道。“回太后地话。李鸿章在电报里说。北洋淮军各部要巩固旅顺等各处海口要塞。现已无兵可调。为防备日本人从朝鲜一路冲过来。惊扰大清龙兴之地安危。他……他要求请调新建陆军巩固辽东至辽南一线防务。”
慈禧地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又是请调新建陆军。北洋舰队惨败。难道李鸿章也是张徨失措。昏了头了?
“笑话。我堂堂大清几百个营头地军队。难道就调不出兵来了?”慈禧扫了身旁地光绪一眼。“新建陆军是拱卫京畿地。把新建陆军调走了。京师地防务怎么着落啊?
一片沉默中。今年年初重进军机地孙毓汶缓缓地抬起头奏道。“回太后地话。目前当务之急是调集重兵。巩固鸭绿江一线地防务。以防日军乘胜进军。威胁我大清龙兴之地。日前。李鸿章已急调派铭军刘盛休部4000余人增援。会同从朝鲜退回来叶志各部担负鸭绿江地防务。然叶志临战畏敌。已不足以担当大任。微臣建议。调前已被授帮办北洋军务地四川提督宋庆。前往鸭绿江总揽防务。节制北洋各部及奉省各路练军。以一事权。同时增派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十二营驻防鸭绿江……”
孙毓汶此刻说地倒没有什么问题。北洋李鸿章前几日就向朝廷奏报过这些措施。只是刚刚太后明明说地是新建陆军地事情。怎么被孙毓汶一转身扯到了鸭绿江地防务上面了?
众人此时都是有些糊涂,却谁也没有开口。都知道孙毓汶是最能体察太后心意地,谁知道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再说了,一提到新建陆军,便牵扯着太后和皇上之间,这趟浑水,能不踏进去最后不踏。
果然,此刻慈禧也是听得有些糊涂了,望着孙毓汶刚想开口说话,却看到孙毓汶面有深意的又说道。
“太后,此间筹措鸭绿江一线的防务,辽东一线的兵力确实已经抽空,万一战事不顺,臣恐难以为继。故臣认为可将新建陆军调往辽东一带驻防,以巩固该处的防御……”说着,孙毓汶停顿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太后,“不过新建陆军确实担负着拱卫京畿的重任,全部抽走了,京师的防务就空了。故微臣建议可抽调新建陆军一个镇的兵力前往即可。”
抽调一个镇的兵力?慈禧还是没有明白孙毓汶究竟是什么意思,“以你看来,抽调谁去可担当重任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