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青云记 > 第四卷 风雨江南 第三十七章 契机

第四卷 风雨江南 第三十七章 契机(2/2)

目录
好书推荐: 天使之手 锋之芒 太上引 重生之我杯具了 一个人的甲午 自在娇莺 暴力仙姬 死神空间 成人童话 至强剑道

一个积年小吏,始终郁郁不得志,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能升迁去,心中却一直存着怀才不遇之心,或者很大的抱负,可是就是缺那么一个机会,一个让他进展才华,平步青云的机会……

一个耕田的农夫,祖辈都在紧紧地贴着大地生活,靠着土中生长出来的粮食养活着家里的女人和孩子。然而,一场大水不但将庄稼淹得一根不剩,连辛苦搭建起来的简陋的家园也冲毁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一转眼就变得生死难料,流民处处,朝廷的赈粮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到了又能不能进到自己的肚子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到底哪里才有活路?这个时候,他不会想那些空泛得没有任何意义的道理,哪里有粮食,他就要去哪里。谁能给他活路,他就会跟着谁走下去……

………………

漫漫山河,纵横阡陌。

无数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不同目的,不同想法的人,却在同一个时间段里,做出了同样的事情:他们都在观望,在思索,在等机会。

这,究竟是不是一个机会?

…………

朝廷开始调兵了。

按照建制,大多数的藩王在很多政策都享受到了非同一般的优待,但惟有兵权一事,却始终被严格限制了。大多数的藩王有封地,有食禄,有政权有财权,但却惟有没有调兵掌兵的权利。只有两个人例外,而吴王张秀,恰恰就是这其中的一个。

吴王府,下设江东三卫,虽然朝廷规定每一卫的兵马减半,限设在两千人,但三卫合到一块也有六千余人了。以现在的形势下,吴王若是想翻天,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但若是仅仅想弄出一场乱子,那这六千人却是足够了。何况,这个数字仅仅是表面的数字,谁能保证这些年来,吴王张秀就只有这点兵马?经营多年,手中有钱有粮,不暗中弄点什么,岂不是天大的傻瓜?

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朝廷一直以来与吴王之间都仿佛有一层看不见隔膜。而这一次,这层隔膜却被粗鲁地一把扯了下去,所有的东西都要展露于世人面前了……

钟州卫,南梁卫,颍川卫,黄州卫,四卫兵马大量集结,呈半月形态势,在西北和北方蓄势待发,好像一只虎口,将东南一地环状包围起来。

大军集结,江南的气氛立刻紧张起来。似乎在短时间之内,人们都已经忘了水患带来的灾难,人们眼中所关注的,就是什么时候双方会枪刃相交,擦出血与火的颜色来……

江都,吴王府。

“朝廷大军云集,朝我方直压过来,哼哼,看样子是想一口吞掉本王的东江兵马。”吴王张秀一身华服,站在一张八仙桌旁,桌摆着一张绢帛地图,几个人围在桌前商议军情。

“王爷,朝廷一次动用四卫兵马,合共三万大军,其势锋锐,不可直击呀学生以为,还是暂避锋芒,迂回应对的好……”

张秀拿眼看了看自己的智囊蒋布,冷笑了一声:“怎么,先生怕了?”蒋布略一犹豫,吴王张秀哈哈一笑:“先生不必紧张,本王知道,平日里先生擅长的乃是内外交涉、政事往还,这军机参赞的事儿,先生不必多虑,本王自有处置。”一番话说得蒋布脸一红,欲待辩驳,想了想却还是退了下去。

“区区三万兵马,倒是不足为虑。不过……钟州卫……南梁卫……颍川卫……黄州卫……”吴王一边念叨着,一边用手指点着地图,喃喃自语道:“不过这几处出兵的位置,倒是颇为考究,看来是来者不善,对面一定是个不凡之人。这四卫兵马,不但对我整体形成包围的局面,若是各自分开作战,也恰好能分别制约本王的东阳卫、雷山卫和江阳卫……这倒是个麻烦的事情了……”

“父王儿臣愿领一支兵马,北拒来敌”

吴王抬头看了看,说话的是自己的二儿子张鲁,吴王笑了笑:“有这个勇气和胆色是好的,你要出战,为父不拦着你,但却不是现在……现在嘛,还用不着这么急匆匆地和他们硬碰。告诉石虎和郑三山,不要莽撞,只须静守以待时机,没有本王的命令,不可出战另外,着人继续散播流言,务必要将势头延续下去,只要再多一点时间,本王的兵马就会远远不止眼下的东江三卫了”

“父王”

“去”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吴王一声冷笑:“区区三万人马,还不足以吓到本王。呵呵,本王在舞枪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想这样就困住本王,也太天真了些。一道长江之险,就足以应付北面这些兵马了……这一次,就让我这个在你口中财大气粗的叔叔,好好给你一课”

吴王一句话,顿时听得周围几个人眼睛一亮。

朝廷在两岸都设了南北水师大营的,可王爷却没有提到这一点,独独说了长江之险,莫非在这其中,还另有巧妙?

...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