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汉末三国时期的谋士排名(2/2)
no.6司马懿
司马懿不仅在历史上有着极为出色的军功,在谋略方面他表现的也不差。早先司马懿做过曹操的参谋,他曾经劝谏注意荆州刺史胡修和南乡太守傅方,认为二者不适合,曹操没听,后来二者叛变关羽;襄樊会战时,司马懿和蒋济一起打消了曹操迁都的心思;曹丕时期,司马懿也早早的料到了孙权不会和曹魏翻脸攻打已经残破的襄阳等地;日后司马懿在和曹爽等对抗时更是把他们耍的团团转。
no.5荀攸
荀攸是曹操麾下核心谋士之一,他在荀居中持重的情况下,力压程昱、贾诩以及郭嘉等人成为了曹操新的谋主,就可见其谋略水平。
荀攸在曹操讨伐南阳、征讨吕布以及官渡之战和南北之议(讨伐北方袁氏还是讨伐南方荆州)等很多事情上都有着精彩的表现,尤其是官渡之战中,荀攸的发挥更是无可替代。
no.4沮授
沮授可以说是目前已知汉末时期最被低估的谋士,他早先可以说是袁绍的谋主,袁绍集团的二号人物,位高权重,谋略出众,他在当时为袁绍提出了冀州对,这是当时第一个全面的战略规划,沮授也最早在这里面提出了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思想。
沮授投靠袁绍后,为其提出了多条建议都在日后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可惜后来袁绍变得昏晕,甚至专门和沮授怄气就是不听沮授之言,最终沮授在官渡被俘,逃跑未果被杀。
no.3荀
荀虽然晚年收场令人遗憾,但他对于曹魏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实际上荀也是曹魏的奠基者之一,作为投靠曹操最早的一批谋士,没有他的帮助,曹操日后的发展很难有这么大的规模,在曹操很多重大决策方面都有着荀的影子,荀对于曹操而言相当于刘邦的张良和萧何。
在曹吕兖州大战、迎立天子、对抗袁绍以及南北之议等诸多影响曹操人生的关键大事中荀都做出极为精准的判断,后来曹操南下讨伐刘表前也听取了荀的建议,并且大获成功。
no.2贾诩
贾诩在历史上被称为“毒士”,一般更多的时候被认为是诡道谋士,然而这一点其实主要是因为当时环境造成的,李和张绣麾下时势力都有缺陷,所以贾诩采取诡道的计策比较多,而在曹操麾下时,贾诩的表现就比较正统了,例如在赤壁之战贾诩的就劝谏曹操固守荆州,不要轻易南下。
贾诩在降曹之前,已经劝说李等人逆反,使得西凉军势力重新割据关中,控制天子,后来又力荐召来朱,一举解决了反李联盟,在张绣麾下时贾诩的表现也是非常出色。作为诡道和王道能相结合的顶级谋士,我个人将贾诩排到了第二。
no.1诸葛亮
诸葛亮是刘备自荆州后的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谋主,他在投靠刘备的最初几年里为刘备提出了诸多的宝贵建议,其中以隆中对最为重要,可以说诸葛亮就是凭借着“隆中对”才一举奠定了自己在当时第一谋士的地位。
“隆中对”里面的战略方针不仅极为宏大,还具有可实施性,夺取荆州和益州的目标后面刘备都基本实现了,如果不是刘备因为孙夫人等一些事情没能处理好与孙权之间的关系,日后刘备按照隆中对里规划发展,完全复兴汉室的大业不是没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