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章 孙休继位(2/2)
在孙休掌权时期内,吴国内部还是比较稳定,孙休本人十分重视教育和农桑,曾立五经博士,来考核录选应选的人才。但孙休作为一国之主,却将朝政长期交给张布和濮阳兴处理,自己则大多数时候置身事外,导致了二人后来的专权。
永安五年(262)孙休册立朱据的女儿朱氏为皇后,册立儿子孙(雨字头,下面单)为太子,大赦天下。同年任命卫将军濮阳兴为丞相,廷尉丁密、光禄勋孟宗为左、右御史大夫。孙休因为丞相濮阳兴及左将军张布过去对自己有恩,故将重要事务委托他们,自己专心于古典书籍,打算将各家著述通读完,还喜好射野鸡。
永安六年(263),交阯郡吏吕兴等谋反,杀太守孙谞。同年曹魏讨伐蜀汉,刘禅请求援助,孙休为了帮助蜀国,派丁奉督率各军向魏国寿春挺进,将军留平另到南郡见施绩,商讨进兵方向,将军丁封、孙异前赴沔中,直接赶赴益州。刘禅投降后,孙休停止了救援行动。
永安七年(264)蜀汉灭亡后,孙休派镇军将军陆抗、抚军将军步协、征西将军留平、建平太守盛曼,率领军队围困巴东守将罗宪。后魏国派将军胡烈率领步、骑兵二万侵犯西陵,以救罗宪之围,陆抗等率军退还。
同年,海盗攻破海盐,杀死司盐校尉骆秀,豫章郡百姓张节等人叛乱,人数聚集一万多人。孙休本人也是在这一年去世,年仅三十岁,后葬于定陵。
【评价】
孙綝相比自己的堂兄孙峻显得更为年轻,也更为冲动,做事非常肆无忌惮,最终不容于人引祸上身。他在掌权时期,不愿意与他人分享权力,除去了孙权留下来仅剩的两位辅政大臣滕胤和吕据,北上支援诸葛诞又以失利告终,还擅自废立君王,一家五侯看似风光无限,实则人人当而诛之。
孙綝到最后自己也发现了这一点,他很清楚自己当皇帝只能是说说而已,想自保又无路可退,继续施行废立也无法解决问题,进不得退不得,于是想带兵道武昌去,将建业丢给孙休,自己做诸侯,然而这种消极的做法依然不能挽救孙綝的性命,毁灭的命运最终还是来临了。
孙休是孙吴第三代君主,也被一些人认为是一代明君,实际上孙休的表现也不算差了,中等偏上是至少的了。
孙休的最大功劳还是除去孙綝,拨乱反正,重新恢复了自二宫之争以后的混乱的局势。孙休在真正掌权时,过于亲信濮阳兴及张布,拱手将大权让于他人,结果死后被自己亲信的部下所背叛,自己留下的太子都没能继位。
孙休继位后一共掌权七年不到,总体来说前几年还好一点,后三年也是问题连连,各地烽火遍起,但相对于他但前任孙亮和继任者孙皓来说,孙休已经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