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志 > 第067章 政治和经济成就

第067章 政治和经济成就(1/2)

目录
好书推荐: 斗气魔妃有点拽 蓝色最终 崩坏召唤 全真仙门 武侠世界里的剑仙 奇幻共和国 快穿之复仇事务所 学渣,我回来了 冥界之花冥冥 重生黄金岁月

除了军事和外交方面外,孙权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成就也并不小。

【政治方面】

孙权在吴国内政方面主要是平衡淮泗集团和江东本土势力,历史上孙家依靠淮泗集团起家,占据江东后,孙权积极拉拢江东本土势力,大举提拔陆逊、顾雍等人,形成了两大势力平衡的局面,在淮泗集团做大时,他支持江东本土势力,在江东势力做大时,他采取打压的策略,以保证两大势力之间的平衡,确保孙家在江东的统治地位。

另外,自从曹操大规模开始屯田之后,孙权在掌权之后也开始学习,并且同样也分为民屯和军屯,历史上孙吴屯田的规模也是比较大的。当时孙权设典农校尉、典农都尉、屯田都尉等职官管理,屯田兵且耕且战,屯田户只须种田,免除民役。屯田地区分布很广,屯田的军民多少不等,皖城的屯田基地有屯兵数千家,而毗陵的屯田民则有男女数万口。东吴屯田的规模可观,且多用牛耕,耕作技术也较先进。

关于孙吴和曹魏屯田的区别,本人并没有查到,个人认为差别应该不是很大。不过孙吴屯田和曹魏屯田实际上的区别还是有的,最大的区别就在屯田主体上面,曹魏的屯田主体是一般百姓,然而东吴的屯田主体应该是以山越居多。

在两汉时期,中国南部开发程度并不高,所以汉末三国时期南方人口是比较少的,而且南方州郡又大,完全可以用地广人稀来形容。所以孙吴的掌权者以及将领们经常讨伐山越以用来掠夺人口,在当时山越人形成了自己的组织和社会,拒绝向孙权政权交纳租税,又爱作乱,所以讨伐山越好处很多,一是可以得到人力,二是可以减少叛乱。孙吴本土的百姓并不缺少土地,南方又相对稳定,所以缺乏屯田的基础,只好靠掠夺山越人了。

在水利方面,孙权于黄龙二年(230)筑东兴堤,以遏巢湖水。赤乌八年(245)八月,孙权派校尉陈勋开凿句容城中路运河,建造粮仓。又于赤乌十三年(250)作堂邑涂塘(即今江苏六合县互梁堰),此外,还开凿了几条运河,这些运河既是内河航道,又有灌溉作用。

孙权夺取荆州后,还曾经免除了荆州农民的租税,并且也进行过宽赋减息的政策。

【经济方面】

在中国历史上,早期南方开发的程度并不是很高,但在孙权掌权之后,对于江南一带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日后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打下了一定的根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