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微服(四)(1/2)
禹城离济南府很近,一路上也没耽搁,一口气儿就到了黄河边,这时想要渡河只能靠船,康熙此次南巡主要是是为了看看沿途河流整治的情况,如今微服说是到济南府更是想视察黄河的清淤工程进度如何。在渡口的镇上找到客栈已经过午随便要了些饭菜用了,康熙便要上街去走走。
“父亲一路劳顿,何不先歇息一个下午,明日再出去。”太子建议道,我还是很同意的,毕竟马车快把我的骨头摇散了,可康熙摇摇头道:“我出来一趟不容易,就是想看些真实的东西,出来时虽是没和地方官员打招呼,只怕此时他们也已经得了信儿,朕还是要亲自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康熙一不留神又说出来“朕”字。
十三阿哥叫道:“二哥,又该你了。”太子很有些无奈,看着康熙,四贝勒,十三阿哥都乐呵呵地等他受罚,只能认命地做了三十个俯卧撑。这一路太子受罚的次数最多,谁让他不离康熙左右呢,只是十三阿哥那副看笑话的样子也太明显了吧,就算只是个游戏也该收敛一点儿。
黄河横亘在中华大地上,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也给沿河流域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自先秦时期开始三千年间有文字记载的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就有两次决口,改道达二十六次。明清时期由于上游环境恶化黄河从上游裹挟的泥沙越来越多,悬河逐渐形成,黄河泛滥也越来越频繁。康熙从平三藩之后开始关注治理黄淮流域的水患,他每次南巡也都是以视察黄淮的水道为重点。此时已是秋冬交替的季节,进入枯水季,每到此时朝廷都要征召大批民工开挖河道,河岸上可看到来来往往的身穿粗布麻衣的百姓。不比后世大型机械劳动效率高。这个年代全凭人海战术,两只手一把铁锹就是全部。
看着裸露的河床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由得感叹古人的勤劳。太子,四贝勒紧跟着康熙左右,不大会儿我就和十三阿哥落在后面,只能远远看见那三个人的背影。
”那件事你打算怎么办?“今早让十三阿哥提起来我就很想问问他是如何筹划的,毕竟不是什么好事,还涉及到太子,总会让我有些不安,我不认为自己有参与历史的能力。那是需要权术和谋略的,而我只是个无意间飘到这里的灵魂,关键是我根本就是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人。不是太笨但也谈不上聪明,从来就没有什么大志向,只希望生活中没什么麻烦的人。
“你还不是说看好我吗?怎么?还是质疑我十三爷的能力?”十三阿哥嘻嘻笑着道。
“嘁,我只是担心你得罪太子。”毕竟离太子被废还有些年头。
“我只是暗中安排下去,给他们一个面呈上面的机会。结果如何全凭造化。看来你胆子并不是太大。”
”我从来胆子都不大,我只是想远离麻烦的人麻烦的事,过简单的日子安稳度日享受简单的幸福。唉,目前还是可望而不可及。“
“你现在的日子不安稳?有吃有喝有人宠,这不是幸福?”
“唉,你根本不懂。”
我长吁短叹的样子让十三阿哥嘲笑不已。笑了一通后他给了我两个字,“矫情!”
听到这两个字我就像被踩到尾巴的猫,立马变了脸咬牙瞪了十三阿哥一眼。蹬蹬蹬疾步向前走去,我最恨这两个字,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个矫情的人,在这里却已经被两个男人如此评价我心中的忿恨可想而知。
康熙正和太子四贝勒停在堤岸边对着河床指指点点,我停在他们身后听他们说些河工相关的事情。太子总是最先回答康熙的问题,而四贝勒总会在一旁给予补充是明。相较于太子的夸夸其谈四贝勒说的更多的是些具体的数据近两年的河工整治费用,动用的人力数量,何地银两缺口大都说得一清二楚。康熙显然是对他们都很满意,太子毕竟是未来的君主着眼大方向总揽全局很重要,四贝勒作为太子的臂膀细节了解得多些是作为臣子的本分,对于康熙来说儿子能摆好自己的位置是好事。
“诶?老十三去哪儿了?”康熙忽然想起十三阿哥来,想必是想考较询问一番,三个人转身看见我站在身后并没有十三阿哥,十三阿哥没有跟上来。
“父亲,儿子去看看十三弟。”四贝勒道。
“不用了,你们看,那下面的是不是老十三?”康熙指着河床边上的一堆人道,只见十三阿哥从人堆里出来手里拿着不知什么东西,他远远地看见这边几个人站在这里,疾步赶了过来,十三阿哥一脸的兴奋,好像发现了什么好东西。
十三阿哥一走近我就闻到他身上有股熟悉的香甜味道,显然另外几个人也闻到,太子道:“十三弟去哪儿了?父亲正找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