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英雄梦 > 第二十三章 密中一疏动杀机(一)

第二十三章 密中一疏动杀机(一)(1/2)

目录
好书推荐: 鸣天传 重建女儿国 强者为妖 重生之娱乐宝鉴 召唤之异界争霸 玉堂金门 巫鼎封神 死神之千年时光 重生之明星大亨 蛮荒争雄

陶谦,字恭祖,丹杨人。少时丧父,好读书,为人放荡不羁。先被辟为郡吏,后举茂才,历任卢县县令、幽州刺史、议郎和徐州刺史。

前任刺史巴祗把徐州治理得井井有条,士民殷富,清静太平。不料去年七月时,从青州流窜过来一伙黄巾贼,烧杀抢掠。巴祗招募泰山华县人臧霸、孙观等,准备大力围剿。此时,朝中却有人上书孝灵帝,说巴祗已年近七旬,治政尚可,应付战事则力不从心,极力举荐了年轻近十岁的陶谦来徐,巴祗则调任扬州。

陶谦正赶上好时候,他接任后,臧霸、孙观等人正好投过来。他仍用臧霸为抗击黄巾主力,杀死渠帅三人,生擒贼首张闿。最妙的是,他把号称“杀人魔手”,作恶多端的张闿教化成了痛改前非的顺民,使徐州军民叹为观止,人人皆服。当然,陶谦的老部下曹豹、曹宏和许耽等也出了不少力,出动手下丹杨精锐,乘黄巾新败时,一举把他们又赶回青州。

为稳固地位,陶谦积极任命本地名人以巩固其地位,比如辟东海王朗为治中,征琅琊赵昱为别驾等。但也碰到过钉子,举张昭为茂才时,张昭认为他为人虚伪没理会。陶谦一怒之下,以不配合剿匪为名,捕其入狱,幸得刘艾、赵昱等人极力营救才免于一死。

这些人,主要为了平时出谋划策,可遇到关乎切身利益的事,他还是找曹豹、许耽、王模等这些近臣来商议决定。用他的话来说,治中、别驾等主大事,比如什么时候进贡朝廷等,这些近臣主抓小事,比如柴米油盐酱醋等。

这天,刺史府来了位肥头大耳,满面红光,身着暗红色大氅,手拿法杖的中年人。只看他身形,有点像屠夫之类,可你不却不知道,他却一颗“菩萨”的心。他,就是徐州最著名最虔诚的佛教徒——笮融。

当他到得到允许,到后堂去见陶谦时,显得很高兴,立即把那双闪烁着狡黠光芒的小眼珠隐藏起来,以防他主人陶谦看到后警惕起来。离老远,他就扑通跪倒,连连叩首道:“小的笮融拜见大人!”

陶谦脸上堆满笑意,过来扶他道:“阿融啊,你也是一方大员了,不要张口闭口就称自己为‘小的’、‘小的’了!也不要再叫我大人,省得人家说闲话。人尽皆知,我陶谦待人无亲疏之分的,一切都出于公心,一切皆为朝廷!”

汉家上下级称谓有一套专有名词,比如刺史称使君,守相称府君,县令称廷君等。“大人”这称呼,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指父母叔伯等长辈,绝不用于上下级之间。这里,笮融曾数次想认陶谦为义父,而陶谦怕旁人说他任人为亲,都婉拒了。但这不妨碍笮融以陶谦为再生父母的心,故他一直尊称陶谦为“大人”,他这是把陶谦当父亲看。对这种称呼陶谦虽不反对,但又隐隐觉得颇为不妥,间明令他公开场所不得使用,今天又提了出来。

此外,陶谦、笮融及许耽等人都出身于三吴地区,此地之人原来极喜欢在名字冠“阿”字,以示亲切。这习俗对其他地方也影响极大,以致到了近代,整个汉家都这样。

听陶谦这一说,笮融一脸膜拜之色,虔诚地道:“大人所言极是,可大人对融有再造之恩,融虽万死难报。这发自融内心的称呼,真的难改了,请大人谅解!”

“哈哈……”陶谦笑出一脸褶子,“你小子嘴上抹蜜了?快说吧,事情办的如何?”

笮融笑得更甜,面带谄媚地道:“大人交待的事,能不办好吗?除去官俸等公用开支,大人可知我……”

他忽停下话来,机警地看了看周围,陶谦示意他尽管说,左右皆心腹近人。

“大人可知我在二郡弄了多少钱粮?嘿嘿……”

陶谦微一愕然道:“怎么才二郡?”

笮融眨巴着小眼,忿忿地说:“彭城国催了几次不愿交,这事我上次已汇报过。这次我亲自去催粮,才去就被撵回来,说粮食都送给豫州赈灾了,没了!”

陶谦大怒:“什么?就那左尚也敢?腐儒安敢如此,我必报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