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黄泉南望(1/2)
庆忌门客甚众,分为上客、中客和下客。只有上客能随侍庆忌左右。而子文刚到,庆忌不知所能,看掩馀面上,赐以中客之礼相待。
上客之礼出门有马车可用,赐以住宅房舍,可随时面见庆忌,不需通报;中客可以骑马出行,住独舍,不能直接面见庆忌,必须通报后奉召才能相见;下客就只能群居,睡大通铺了,一日只能一餐有肉,更难见庆忌之面。子文自思身为中客,不能随侍庆忌左右,很难有下手的机会,不日不想着在庆忌面前有进身的机会,获得上客之赏。
一日,庆忌大集宾客,演武于郊外。偶然想起新来之客,因叔父所言,此人必有些手段,不如今日一试。于是传命下去,让子文出列演武。
庆忌骑着一匹大马,身着甲胄,披着一袭绛红色披风,位于正中。数十位门客侠士相随左右,百余名甲士两边分列,围成一处演武场来。
庆忌对子文道:“客随侍叔父左右,自有不凡之处。我庆忌有复国之志,只要你真有本事,我自会重用。今日我等演武,你不如显些手段,让众客开开眼界如何?”
子文领命,于是站出行伍,走到演武场中间空地之上,向众人抱拳施了一礼,然后拔出身上佩剑,先舞了一遭剑术。
只见剑影烁烁,剑气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与灵气,环罩在他的周身游走不息,带起衣袂蹁跹。那长剑如芒,气贯长虹。正是:“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阳光在剑影的闪烁中荡起耀眼的光芒,远处有几声鸦鸣。
子文深吸了一口气,收了剑式,向众人拱了一礼,退回原位。众客皆鸦雀无声,半晌才回过神来,大声叫好。
庆忌禁不住颔首称赞。朗声道:“客剑术高超,弓马自不用说,不知还有其它特别之能么?”
子文回道:“小人擅长袖箭之术。”
“客何不演示一番?”
子文从皮囊之中掏出一枚袖箭。这袖箭长约三寸,后部有尾,形制如短箭。
子文对庆忌到:“小人请太子设一长戈在三十步外,然后我用袖箭击之,可以击中其‘援’。”
庆忌命随从离子文三十步插一铜戈,看他如何来射。
子文握袖箭在手,气沉丹田、屏息定神,然后侧身而立。
只见“当”的一声,那支袖箭已经迅疾而出,把那铜戈硬生生地从“内”部折断,戈头应声落地。
众人无不鼓手相呼,庆忌若有所思。他站起身来,挥了一下手臂,大声道:“徐义武功不凡,从今之后受上客之礼。姬光篡国之后,国内平定,一直没有可趁之机,我欲复国,任重道远。只有待吴国内乱之时,里应外合,才有成功之日。庆忌请各位义士不得懈怠,枕戈以待。一旦时机来临,我们就可挥师南指,重拾江山!诸位便是复国功臣,吴之天下便是诸位之天下!”
四处甲士振臂高呼,声震霄汉。
从此之后,子文便可随时面见庆忌。此时正值暑夏,烈日炎炎。子文知庆忌有午睡的习惯,便踩着时间前来觐见庆忌。
侍卫拦住子文,说太子正在午睡,让子文稍会再来。子文道:“我徐义为太子上客,有要事与太子相商,如果你等坏了太子大事,可知罪否?”
侍卫一想也是,太子上客随时都可面见太子,也合乎规定,便放子文入内。
子文步入正室,穿过一条狭道,轻脚走向内室。他轻轻推开房门,抬脚进去。见那房中有一矮榻,矮榻之后为帐幔,左面有一雕窗棂,以羊皮裱糊,窗扇打开半扇;榻的右边墙上挂着一把短剑。庆忌正裸着上身睡于榻上,只一薄毡横着覆盖其身,眼睛微闭、鼻息均匀,正在睡梦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