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
这天夜里,在天桥国际学校,方心宁也失眠了。回泰云?就是不说别的,最起码也对不住马校长呀!留下?可自己心里又老是放不下,放不下泰云的师生们,放不下泰云的点点滴滴角角落落。多少回这样想,就是下不了决心。
第二天一大早,方心宁经过马校长办公室,举手想敲门,但又迟疑了。站在那里好长时间,还是慢慢转身向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整个校园还处在一片安宁中。
同样安静的早晨,在泰云,却蕴藏着不安宁的气氛——一夜之间,每个聘任老师的办公桌上都多了一封信,一封致老师们的公开信,没有例外。门窗都关得好好的,是谁这样悄无声息地在每个老师的办公桌上平平整整地放上这么一封信?
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各位聘任老师:
我们从四面八方来到泰云,为的是一种新的生活,可现在看来,我们不仅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甚至还远远比不上我们在乡镇时的处境。到今天,我们已经是快九个月发不出工资了,各种关系至今也没理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无从谈起。
在这里,我们的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政治前途更是黯淡至极。请想一想,我们究竟图的是什么?我们又等的是什么?我们聘任老师付出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艰辛劳动,却得不到与正式教职工相同的待遇,甚至受到了严重的歧视,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从上一个学期就向领导反映我们的工资问题,可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我们可以看得出,校方是能拖则拖,根本没有把我们的困难放在心上。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我们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下去!
老师们。我们要行动起来,争取和维护我们自身的权益!
就此,我们倡议:
一、坚决要求按时足额兑现工资。
二、要求学校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为我们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或者由学校出面协调。让我们能够回到原单位。
三、还我们参评职称的权力。
四、每一位老师从自身尊严考虑,问题得不到解决绝不上课。
请老师们在校园里等候领导答复,不要因一已私利而做出对不住大家的举措!
x年x月
看到这封信,老师们都心领神会,默默地到教室里安排好自己的课,给学生们安排好学习任务。这是他们是无奈的选择——即便到了要进行互不相让,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的时候。老师们仍忘不了先安排好自己的学生。其实,这些天有人多次提出过罢课,但遭到大部分老师的反对,他们认为。仅仅从耽误学生们学习的角度考虑也不那么做。几个提议罢课的老师认为,对于艰难到现在这种程度的老师们来讲,向上反映无答复,学校领导又不闻不问,到了实在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了。问题拖得越久。对老师们越不利,对学校、学生更不利,不以此“逼”相关负责人就范,真也就没个好的办法了。
纪红飞除了这封公开信之外,还收到了刘墅送她的那只纸鸽。她悄悄地打开来一看。不觉满脸绯红。
老师们陆续来到校园里。
要罢课的消息,潘念刚最先通知了方心宁。方心宁的心像被紧紧地揪着,恨不得插翅飞回。是的,如果他在的话,他一定不会让大家这样做,无论以什么样的理由;但他会挺身而出,走在最前面,去为老师们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是现在,鞭长莫及,他除了着急,除了坐立不安,除了唉声叹气,别无他法。
任南德是在车上听到泰云的一位中层干部打电话报告的。其时,他正同孙校长一块儿,随教育系统组织的“中学校长考察团”去九寨沟。任南德随即电话通知万青东,要他们先不要去辛成学习,抓紧回校处理问题。
万青东带着刘墅匆匆赶回学校。看到聘任的老师们全都站在校园里,万青东有点气急败坏,把自己“半路回”的气愤全吼出来了:“不去上课,站在这里干什么?嗯?”
可不管他说什么,就是没有人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