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最后一课(1/2)
迈着坚定的脚步,叶离回到了教室。
时间如今是二月,深冬季节,天气隐晦,却有一阵冷风吹来,坐在窗户边的学生都有些瑟瑟发抖着。
不过叶离的身体却变得炙热。他要写,他要将自己所有的情绪都写出来。
而现在时间已经不多了。
他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刚拿出笔来,却是看到了自己身前的那柳阳转回头来,冷漠地向他一瞥,压低声音地嘲笑说:“都快下课了,只有一节课的时间呢,你以为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出现场作文来?”
他的声音里似乎藏着一种怨恨。
叶离没有回答他,自顾地沉浸在自己的构思里。
而柳阳嘿嘿冷笑着,摇了摇头,声音里更似有一种不甘:“这第一名一定是我的!”
叶离握住笔尖的指节不由紧了一下。
而几乎同时,叶离注意到在讲台上的老师凌明霄似乎很不高兴,看向柳阳的眼神里还带有着几分怒意。
他们有矛盾?
叶离这才意识到,凌明霄固然严厉,却很少动怒,不过却有他的准则。是谁惹了他?
而柳阳针对他,似乎是在发泄?
叶离脑海里忽然闪过了一丝念头:以凌明霄的严厉,难道是说发现了柳阳并没有现场作文,反而把以前写过的作品来充数?而对于凌明霄来说,他最厌恶这种瞒天过海的事情了。
是了,一定是这样。
想到这里,叶离对凌明霄老师有了强烈的认同感,心头畅快,并抬起头向凌明霄看去。
他却发现凌明霄正倚在窗户上,头微微仰起,反而向他投来赞赏的一丝目光。
“这是向着我吗?是了,他一定是知道我在宣传栏上的文章了……只是,他大概不知道我已经被开除了吧……”
叶离有些出神了,又有些惆怅。
而心念通达下,他的心思更加宁静了,一瞬间,周围的万般声音都化成了虚无,只有他的念头在不断地凝练着。
然后他瞥了一眼远处的cāo场,还有cāo场边的小花园、湖水。那些都记载着他前世在这个闪过着的影子和欢笑声。
这是他的最后一节课了吗?而今以后,他将不能去这学校了,那些年少轻狂的读书声,那些午后暖洋洋的太阳照在花园里的温暖,那里的乒乓桌上时而着的学生的欢笑,以及自己见到着的那个弹古筝的少女,记得她身上的校服就是四高的,而如今自己终于和她渐行渐远,如同上辈子一般连认识的机会都没有吗?
在此做一个告别吧!
他的笔尖一顿,写出了四个字来:“最后一课”。
他一字一顿,笔迹遒劲地写了下去。
“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老师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副词的用法,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都德的短篇小说,在前世里不知不觉引起的教育意义已经完全超越了小说的艺术,无论在中国还是全世界,当年还曾引起界定为爱国小说还是教育小说之争。但其实梁启超讲述得最为合理:小说有着不可思议的人道主义的力量。
叶离顿了顿。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开头,但这篇文章的力量却是全世界的。
曾有多少次自己上学,没掌握好知识,生怕老师骂自己……
叶离慢慢地写到了下面,写出了主题,写到主人公到了学校后,却发现他们的老师柔和又严肃地对他们说,这是最后一次给他们上课了,以后他们的学校里不许教母语,只许教其他国家的语言,而这最后一堂语言课,希望大家都用心学习。
此刻主人公内心终于开始万分难过起来,他想起自己还不会作文,还没有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河上去溜冰……
在写的过程里,叶离仿佛感受了都德小说里的力量。
都德的这篇小说写的是战争失败后,整个民族沦落为奴隶的时候的感想,以小见大,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写出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给其中的人物赋予了相当深厚的情感。
只有保住自己的语言,才能如同掌握了打开自己牢房的钥匙。
所以这篇小说成为了世界短篇小说里的杰作,在世界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译文,并且被成功地收入教材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