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节大哥的理想(1/2)
顾瑾之要回去,大夫人亲自送她到垂门口。
刚过了穿堂,便听到有人急急喊七妹。
顾瑾之和大夫人都停住了脚步。
只见大堂哥气喘吁吁赶了来。
他步到了跟前,喘了几口气,才道:“听说七妹来了……我正有事找七妹呢。”
大夫人就笑着问他:“什么事?既然有事,你怎么不去三叔家里说,专等七妹来?”
大堂兄顾辰之道:“一点小事。准备明日去说,哪里知道今日七妹过来了……”
大夫人站着不动,等他说。
顾辰之却支吾,笑着道:“娘,您里头不忙吗?您先回去吧,我替您送送七妹。”
这是连大夫人都不肯告诉,要单独和顾瑾之说。
顾瑾之笑了起来。
大夫人也笑,啐了声:“我也不稀罕知道你事……”转身就走了。
顾辰之送顾瑾之出门,垂门口将人都遣了,只兄妹俩说话。
他对顾瑾之道:“祖父医术,将来还是要传给家里孙儿?”
顾瑾之点点头。
“七妹,我想跟你学医。趁着祖父尚,指点几分……”顾辰之道。
顾瑾之微讶。
顾辰之就连忙道:“我知你心想,我年纪大了,只怕学不精。可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也不是四十才开始学艺吗?古人也只说‘人生三十不学艺’。我才二十三,又是念过书。我也不急,学个十来年无所谓……”
顾瑾之听他这样说。足见并非一时之意气,乃是深思熟虑。
顾家家学,自然要先背熟医书。
四书五经是底子。
顾辰之念了十几年四书五经,也中了秀才。功力应该不错。他学医,至少不用像煊哥儿、琇哥儿那样重打底子……
这样,倒也省了一半功力,可以直接背药书。学号脉问诊。
“大哥愿意学艺,确不晚。我这里也无异议。”顾瑾之道,“祖父那边,我也能劝说他。只是,大哥跟大伯和大伯母说了吗?嫂子呢,她同意吗?”
顾辰之沉默了下。
想到他方才避开大夫人,才跟顾瑾之说这些话,足见他尚未跟家里提。
顾瑾之就笑了笑,道:“要不。大哥先和大伯商量商量?这是大事。大哥是宗族长子。将来要继承家业。你跟着咱们去学艺。大伯未必肯……”
顾辰之也笑。
他道:“原是想等你先同意了,再和父亲说。”
顾瑾之就笑着说好。
她回到家,将这件事告诉了母亲宋盼儿。
宋盼儿蹙眉:“你大伯不可能同意。他就你大哥这么一个儿子,将来他爵位也要给你大哥。你大伯不同意。还会怪你多事,你不该松口先答应你大哥。”
“祖父医术是顾家,又不是我个人。”顾瑾之笑着道,“大哥也是顾氏子弟,医术他也有份。我不曾劝说他,这点我问心无愧。大伯同意不同意,就看大哥如何说服了。”
宋盼儿有点担心。
顾瑾之又把宫里娘娘事,也说给了宋盼儿听。
宋盼儿稍微放下心,又是一提。
“这不是糊涂吗?”宋盼儿气得大骂,“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非不给吃,难道公主就能变成皇子吗?皇上年轻,宫里也才两个公主,生个公主也无妨,太后和皇上一样疼爱。比起那么多没孕妃子,只有她有了身孕,这才尊贵呢。偏偏想十全十美,这样折腾,只怕这胎都不稳。”
“她很顽固,太后娘娘派了很有经验嬷嬷照顾她,嬷嬷们劝她,她不听。她只坚信,熬过去就好了,定要生个皇子;我话,她是听不进去。我告诉了大伯母。大伯母和她们相处时间长,总有法子对付她……”顾瑾之道。
德妃心思,顾瑾之也能理解。
只是她作法,实难以苟同。isen
好不仅仅是她,宫里太后也紧张这一胎,也许还能保得住……
要是太后不管,这胎只怕会有危险。
“你大伯母自己只有一双儿女,两个都聪明争气。又没有小妾生庶子女,以为这辈子不用替孩子多操心。哪里知道,天生就是该操心命。二房这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灯……”宋盼儿道。
顾瑾之没接话。
“……你三嫂,过门一年多了,肚子没点动静;你四姐也是;当初你大嫂进门两年,才得了惜姐儿。顾家也不知道哪里损了阴德,子嗣这样难。偏偏德妃娘娘福运高照,进宫就先有了身子。可她又不知道珍惜,一味想着母凭子贵。将来也是像你二伯母一样,疼孩子远不及疼自己。”宋盼儿道。
二伯母没有儿子,总指望闺女替她争气。
女儿就是她争气工具。
所以,她几个女儿,教养都不得法。
而德妃娘娘,那么恨自己父母,大概并不想像二夫人那样。
可瞧着她这么折腾,拼命想生个皇子。那么,她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