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节不要憾妒(1/2)
顾瑾之没有从内院出来。
她知道秦申四大年初一来拜年,无非就是感谢她当初帮他梳理方子。
原本也不是什么大忙,顾瑾之就让丫鬟到外院说一声,秦太医过年好,旁也没有。
她自己留宋盼儿处,听宋盼儿说今日宫里赐宴。
“……见到了太后娘娘,没见着王爷。”宋盼儿笑着对顾瑾之道,“一群外命妇里,太后娘娘只专门问了我和宜延侯宁夫人话。宁夫人又说了好些感激话。她家侯爷已经能自己拄着拐棍走路。”
顾瑾之含笑听着。
宋盼儿说到了宁家,话题就没有止住:“……赐宴时候,唐家三奶奶坐我身边,和我说宁家事……”
“哪个唐家?”顾瑾之问。
宋盼儿笑起来:“你也坐到井里了!你二堂姐婆家,川宁伯唐家啊。今日陪着唐夫人进宫,唐家三奶奶。她是简王小女儿,先帝亲封郡主……”
简王是当今皇帝叔叔,封地河南。
有一年发大水,他封地受灾严重,瘟疫横行,简王就赖京里不肯走了。
先帝裁了他王府里护卫军,另外再赏了他河南良田三百倾。
从此,这位富贵王爷,就没有离开京师。
他河南王府,反而成了别馆。
川宁伯唐家不入仕,可川宁伯擅长交际,京里达官贵人,都与他交好。
顾瑾之大伯家堂姐,就是嫁到了川宁伯家,做了世子夫人,主持中馈,深得唐夫人喜欢。
不仅仅是顾瑾之大伯。像宜延侯宁萼,简王,这些不与朝中权势相关闲散富贵人,都和川宁伯交情深厚。
“我一时没想起来……”顾瑾之笑了笑,“唐家三奶奶跟您说了什么?”
“说宁夫人感激我们家,这是真!”宋盼儿笑着道,“从前宁侯爷总嫌宁夫人没用,家里事,都交给一位受宠姨太太打理。那位姨太太还生了庶二子,仅大少爷之下。而他们家大少爷又常年不家。受命庐州庐阳王府。
宁夫人身边有点远见妈妈和陪房,总劝她防着点,宁夫人哪里肯听?她心里眼里只有宁侯爷。说当年嫁过来,就是为了服侍好宁侯爷。侯爷自然不会亏待她。
后来,那位姨太太甚至帮宁侯爷管着印章……”
顾瑾之笑了起来:“简王府那位郡主,挺喜欢打听事儿嘛。”
宋盼儿就瞪她,不许她打岔:“……宁侯爷病了。好了之后,腿不能动了,家里那些狐媚子,一个也沾不得,整日宁夫人处,还叫人把印章拿了回来给宁夫人。别看宁夫人老实。她心里也明白,能不感激我们家吗?”
顾瑾之没说什么,安静听着。
明明跟宋盼儿没关。她却大人心道:“宁夫人确是因祸得福!要不是宁侯爷那条腿不能动了,他们家那么多姨太太,定又要得手了,哪有宁夫人今天好日子!宁夫人也真是好性格,家里那些个妖精。一个也不收拾,仍好吃好喝待着。要是换了我。这会子不打死几个,也该让她们尝尝苦头……”
屋子里没有外人,只有海棠和宋妈妈一旁服侍。
海棠听了这话,只是笑,没有接口。
宋妈妈就对宋盼儿道:“所以,外头人家不赞你!宁夫人这事传开了,连太后娘娘也要赞她贤良仁德,她才没有吃亏呢。”
宋盼儿就蹙了蹙鼻子。
她也感叹有些女人好心气,居然能容忍家里年轻美艳小妾和一家子庶子庶女。
她单单一个洪莲,顾延臻之后再也没沾过身,她都瞧着恼火。
庶子顾琇之,是一百个不顺眼。
要是她家里妾和庶子女成群,她不弄死他们,就要被他们气死了。
长年累月一个屋檐下生活,她怎么可能忍得下去?装贤良,她可装不了。
难道自己天性就就带着妒?
“我要别人赞我贤良做什么?”宋盼儿笑着道。
宋妈妈就道:“您还没到吃亏时候!像宁夫人那样,明处吃亏,暗地里占了便宜。要不是瑾姐儿被赐给了庐阳王,将来瑾姐儿说亲,难道没有波折?人听说瑾姐儿娘是您这样直性格,能不挑刺吗?”
宋盼儿也不是没想过这点。
如果顾瑾之没有被赐婚,那真可能有点麻烦。
谁家娶媳妇,也不愿意挑个善妒。
而有宋盼儿这个娘,人家难免不怀疑顾瑾之性格人品。
宋盼儿笑起来:“您又杞人忧天!瑾姐儿已经赐婚了,谁还挑刺?太后娘娘不知道多喜欢瑾姐儿,连带着也青睐我!”
宋妈妈是无奈:“将来煊哥儿挑媳妇呢?”
“将来煊哥儿挑媳妇,就是容易了!”宋盼儿一句不让,“丈母娘知道我容不得小妾,她女儿嫁过来,自然也是一个人做主。我没有自己容不得妾,还给儿子纳妾道理。明白人家,心里就会知道;要是混沌丈母娘,挑这个刺,那媳妇不要也罢。”
宋妈妈被她说没了还嘴之力,无奈叹了口气。
顾瑾之和海棠一旁听着,都抿唇笑。
宋妈妈又看了几眼顾瑾之。
宋盼儿这一生名声,憾妒是落下了,不可能翻身。宋妈妈是希望顾瑾之别学样子,所以一再啰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