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德殇(1/2)
() “是什么事!”
周轩王看见这个青年,情绪反倒平静了下来,将手中的小太监扔在地上,双手背在身后,恢复了以往的威严姿态。但细心的人可以发现,周轩王在面对这个青年的时候,背在身后的双手在不停地颤抖。
“太玄公只说了,这件事极为重大,需要同您商议。”
周轩王盯着青年看了一会,摇了摇头,正准备越过面前的小太监离开的时候,跪在地上的青年却看见了被扔在地上的小太监。
青年瞥了一眼面前双目圆睁,死不瞑目的小太监,微微地摇了摇头,又似轻叹出声,在众目睽睽之下伸出右手,这只手白皙,光滑,似乎不应该是一个男子的手,但与这青年绝世的英姿相比较,却又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而在众人的目光下,青年的手触在了那小太监正汨汨流血的腹部之时,众人似有种冲动,想要拉开那只手,这只如此唯美的手,怎么可以去触碰如此肮脏的暗红sè的血呢。
正当这只手要做些什么的时候,站在青年面前一直背着手沉默不言的周轩王开口说道:
“放开!”
青年听到,伸出的右手微微一顿,似是愣了一下,但也只是一瞬,便又动作起来。他的右手在流血不止的伤口处轻轻拂动,殿里似乎开始响起了轻沉的呢喃。
周轩王似是感觉到了什么,吼道:
“孤说,够了!”
“啪”地一声,在空旷的大殿上显得极为突兀,鲜血飞溅,污浊了青年光洁的白袍,也沾在了周轩王尊贵的王袍之上,而青年的手也被这一声响亮的击打声拍到了一旁。
顿时,原本安静的大殿变得更加死寂。众宫人屏住呼吸,但大都满目惊骇。
这。。。王上在做什么?
只有一直低着头站在王座旁的那位银发老者,看着气氛诡异的大殿,似在回忆什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青年看了看自己被拍开的双手,脸上依旧平静,只是眼底似乎有什么在流动,看不真切。他站起身,在一众宫人的惊异目光下,抬起头直视着周轩王,那深邃幽蓝的双眸,竟是盯得周轩王将到嘴边的话又憋了回去。
收回目光,青年低垂下眼眸,又恢复成了那个一开始的臣子。看了眼地上的小太监,又看了眼变得有点局促的周轩王,平淡地说道:“太玄公和圣玄公已然在太玄殿等候多时了,王上请随我来。”说完,看也不看一脸铁青之sè的周轩王复杂的眼神,弯腰抱起地上血泊之中的小太监,在众宫人的眼前飘然向殿门走去。
周轩王眉头紧锁,看着青年的背影慢慢消失,叹了口气,随即又变成了那个威严的君王,只见他理了理沾了血迹的黄袍,开口道:“去南华殿。”
一旁的内侍惊了一惊,这,王上竟不去太玄殿?!
众所周知,在这道玄大陆之上,大周王室作为天下之首,王上作为天下之主,文章武功自是极为重要,但侍奉鬼神之事也是王室极为看重的,周王自称“天子”。既是“天的子孙”,那无论这是借口还是真的敬畏,这天意都是不可忽视的。
于是大周当年立国之时,周太王颁令册封了三位一直跟随他征战的卦祭师作为代替周王室侍奉上天和与之沟通的媒介,这卦祭师之职师徒代代相传,到了周太王曾孙周灵逸王之时,王上又下令册封这三位卦祭师为道家三公:太玄公,圣玄公和道玄公,着特品官,赐王宫北面的天宇殿为驻地,改名太玄殿。
之后历代周王都对这道家三公大加赏赐,直到周轩王祖父辈一代之时,这太玄殿已然成了周王室的供奉,历代周王虽不能说是言听计从,但对这道家三公的建议也是极为看重。
因为从某一种角度来说,由这三公所卜卦象得出的结论,基本上是大周社稷的指南针。
这三公职务各有不同:三公之首的太玄公掌管天下社稷祭,圣玄公掌管王室祖先祭,而最末的道玄公则管辖太玄殿之事。
只要不是王室几位主要成员病危之类的大事,一旦太玄殿发出消息,基本上周王都要亲自拜访太玄殿,同三公商议大事。
而现在不过只是一个德妃难产,王上竟对太玄殿的消息置若罔闻,难道王上疯了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