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潮阳(十三)(1/2)
进攻受阻,百家奴恼怒,下令让第二将重新组织进攻。
蒙元军制颇有些类似北宋时的大宋边军。出兵作战,把将领和部队排序,第一将、第二将,第三将……顺序出战。
具体战法就是:打仗时,第一将先行,第一将打不过,第二将再上;第二将输了,换上第三将,继续打!直到把敌人干趴下。
这样的制度,部队和将领的战斗力,也是自第一将、第二将,第三将由弱到强。主帅亲领的部队最精锐。
打头阵的炮灰第一将和新附军败退,百家奴命令第二将带领北方汉人签军上阵。
南宋时期,宋金并立,淮河以北的大片土地沦落到金国女真的统治之下。
南宋一百五十年,再加上,之前辽国契丹统治北方的一百多年,中国北方的汉人分离于主流汉人文化之外三百多年,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在经济生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历史发展以及心理素质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和隔阂。
可以说,宋末时候元朝统治区域内的北方汉人和宋朝统治区域内的南方汉人,差异比起后世现代中国河南人和韩国人人的差异还要大。
南人和北人,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兄弟,是死敌!
元军第二将北方汉人签军的千户,得了百家奴将令,就命令手下的汉人签军,驱赶先前溃散的南人新附军继续攻山。
几经折腾,谭克红给萧雅的德什卡重机枪重新上好了弹链。萧雅又可以操作重机枪扫射元军了。
可是元军的第二个千人队,已经驱赶着第一个千人队钻进了小山脚下的树丛,开始向山上攀登。
德什卡重机枪平高两用,对平地和低空目标的打击效果最好,俯射的效果就要差一些,有树丛和植被的掩护,进攻的元军伤亡率倒是降低了一些。
这一次,元军的进攻方向转移到小山的东侧。一开始,萧雅布置阵地的时候,因为人手和工具都不足,就没在这边挖战壕。
华夏军工的穿越者们用站姿和蹲姿向着进攻的元军瞄准射击,端枪的稳定性比卧姿差一些,命中率也不如卧姿,射速倒是略有提高。
元军的进攻被死死压在山脚下,不得寸进。
第一个千人队南人新附军敢于退却的,都被后面第二个千人队的汉军斩杀,第二个千人队的汉军,也不敢过分压上靠近,只一味呼喝驱赶前面的南人新附军去送死。
冲在最前面的南人新附军磨磨蹭蹭的不敢动弹,后来就干脆停下原地不动,给穿越者当活靶子打。
山顶的穿越者们没有受过足够的射击训练,枪法实在是菜烂,子弹嗖嗖嗖的贴着新附军活靶的闹瓜皮乱飞,总是打不着,就差那么一点。
眼看着,战斗就打成了僵持。
战斗中,正面遇阻的一部分元军自然而然沿着小山南北侧迂回包抄,
已经移防到山顶东侧的穿越者们不知不觉陷入和三面受敌的境地。
更糟糕的是,一些缓过神来的元军,已经开始用弓箭对穿越者们展开反击,逐渐摆脱了只挨打不还手的境地。
萧雅所在的小山高度只有二三十米,相当于后世七楼八楼的高度。
这个高度上弓箭仰射,威力虽然减弱,但还是有一定的杀伤力。
激战中不断有穿越者中箭。虽然都是皮外伤不危及性命,还是影响到士气。
萧雅看形势危急,命令王禀把越野皮卡开到山顶东侧,顶在战线最前面,从腰间拔出九二军用手枪挥舞着,大喝道:“固守待援!继续战斗!不许后退一步!谁敢后退,军法从事!”
忙乱中,萧雅也看出来了,前面的元军冲锋不积极,倒是后面的“督战队”一味催动攻势,德什卡重机枪一摆,一条火舌向元军第二千人队扫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