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不安(1/2)
志翔造船厂日夜赶工,罗石订造的第一批“大艇”造好了。
“陷阵”、“摧锋”二营选出一批水匪出身的士兵,由罗石亲自教练学习操作。
罗石给每只“大艇”配八名水手,每个水手两到三支梭标。
梭标,是松木为杆,钢铁为刃,标杆尾部安装了一个铁质尾环。
第一批12艘“大艇”,配有96名水手,二百多支梭标。
每天的训练,内容千篇一律,水手们划着桨操控“大艇”,互相追逐,练习投掷梭标。
有三艘缴获的大船,完成初步改造。
一侧船舷安装一个支架滑轮起重装置,用于收放“大艇”。
于是,这三艘改造过的大船,加入训练,在崖山海上做收放“大艇”的训练。
其余的大船,,也有新的训练内容,关于火炮的使用的。上次的海战,元军把火药桶放在甲板上,被攻击,造成大爆炸,给炸成碎片,
常坤和张弘正,对罗石的安排不明白,可是也遵照执行得不错。
罗石很满意。
被派出去执行任务的三艘快速帆船,一星期后,回来了一艘。
张应辰的“常州号”。
据随船而去的特种兵登岸侦查和张应辰的远距离观察。
张弘范,在崖山吃了败仗,退回潮阳以后,收拢了残兵败将,又在潮阳港聚集了一二百战船,蒙古人将领唆都,也在聚集了两三万人在攻打潮州城。
按照罗石的记忆,蒙古人将领唆都,攻克潮州以后,有过屠城的举动,有心要去救援一下潮州,可是这个时候,那艘去广州侦查的“襄阳号”回来了。
陈威力比张应辰晚回来三四天,他在广州侦查敌情遇到了一点麻烦。
南宋末期,元军与宋人在广州展开反复争夺,
广州是百万人口的大城,周边的卫星城就有八个。
元军兵强,但是数量少,新附军没有战斗力和作战意志;广州这样的大城,打下来,也没有足够兵力防守。
往往是,元军打下广州,劫掠一番,任命了汉奸官吏,留下新附军守城,主力退走不久,宋人就组织反攻把城池又夺回去,元军主力只能是再返回来再次攻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