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修道(2/2)
其《得道篇》曰:“神与道合,谓之得道。经云: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又曰:“夫道者神异之物,灵而有xìng,虚而无象,随迎不测,影响莫求,不知所以然而然”。又曰:“虚心谷神,唯道来集,道有深力,徐易形神,形随道通、与神合一,谓之神人,神xìng虚融,体无变灭,形与道同,故无生死,隐则形同于神,显则神同于气,所以蹈水火而无害,对rì月而无影,存亡在己,出入无间。身为滓质,犹至虚妙,况其灵智益深益远乎!《生神经》曰:身神并一,则为真身。又《西升经》云:形神合同,故能长久。然虚无之道,力有浅深,深则兼被于形,浅则唯及于心。被形者,神人也;及心者,但得慧觉,而身不免谢,何那?慧是心用,用多则心劳,初得少慧,悦而多辩,神气漏泄,无灵润身光,遂至早终,道故难备,经云尸解,此之谓也。”
总上《得道篇》所论,最主要的,是道有深力,能逐渐地变化**和心神,但看功力浅深如何。至于具体修法,《坐忘枢翼》篇曰:“夫yù修道成真,先去邪僻之行,外事都绝,无以干心;然后端坐,内观正觉。觉一念起,即须除灭,随起随制,务令安静。其次,虽非的有贪着,浮游乱想,亦尽灭除,昼夜勤行,须臾不替。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冥虚心,不冥有心。不依一物而心常往。此法玄妙,利益甚深,自非夙有道缘,信心无二者,莫能信重也。”又曰:“若有心归正道,深生信慕,先受三戒,依戒修行,在终如始,乃得真道。其三戒者,一曰简缘(外缘),二曰无yù(内想),三曰静心(正定)、勤行此三戒而无懈退者,则无心求道而道自来。”此外复讲到用心不当及其调整之法与由定发慧保任之法,尤贵慧而不用。最后谈得道之人,心有五时,身有七候。五时者:一、动多静少;二、动静相半;三、静多动少;四、无事则静,事触还动;五、心与道合,触而不动。心至此时,始得安乐,罪垢灭尽,无复烦恼。身有七候者:一、举动顺时,容sè和悦;二、夙疾普消,身心轻爽;三、填补夭伤,还元复命;四、延数千岁,名曰仙人;五、炼形为气,名曰真人;六、炼气成神,名曰神人;七、炼神合道,名曰至人。其于鉴力,随候益明(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等五眼功能之由浅入深),得至道成,慧乃圆备。虽久学定,心身无五时七候者,促龄秽质,sè谢归空,自云慧觉,复称成道,求诸通理,实所未然,可谓谬矣。”
总上“坐忘”所论,与佛氏之修戒定慧与大手印,辞语虽异,理实相通,可以互证。于以知大道虽一,而实践修证,不妨二途。修命之最高法门,当于《参同契》、《入药镜》、《悟真篇》、吕祖诗词、三丰《玄要篇》、《金丹真传》等求之。此乃从阳入yīn。真正同类yīn阳人元金丹之学,必须真师真传,目击后实践。否则“饶君智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至于修xìng之最高法门,当于《黄帝内经》、《易经》、《老子》、《庄子》,佛教中《金刚》、《圆觉》、《法华》、《楞严》、《维摩》、《华严》,尤其禅宗之《坛经》及诸祖语录求之。此乃从yīn入阳,yīn极阳生,命自来归。故虚靖真君“大道歌”白:“道不远,在身中,物则皆空xìng不空。xìng若不空和气住,气归元海寿无穷。yù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jīng神损筋骨。神驭气,气留形,不须杂术自长生。术则易知道难悟,既然悟得不专行,所以千人万人学,毕竟终无一二成。神一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如此朝朝还暮暮,自然赤子产真胎。”
此上两大途径,或先命后xìng,或先xìng后命,乃专为夙缘深厚,上根利智之士,能单刀直入者所说之“顿法”也。若姿质鲁钝、福缘浅薄,不能单刀直入者,则当走道家北宗xìng命双修之“渐门”,以神为xìng,以气为命,神气同炼,由后天返先天,步步深入,则《天仙正理》、《慧命经》、《金仙证论》、《xìng命法诀明指》、《xìng命圭旨》等,皆是要籍。不过此宗在目前已有逐渐走向支离、琐碎、执着、僵化之势,不拘何门何派,可参拙作《仙道漫谈》(台湾真善美出版社出版),内有“五忘仙诀”,“天仙总持”“神人法言”等,或可有补于上乘功法之了解。
所谓xìng命双修,本来有两个含义:一般通指北宗功法而言,以其神气同修,上、中、下三根皆宜故。另一种,则指整个人体生命工程必须xìng命同等重视而言;故吕祖《敲爻歌》曰:“只修xìng,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xìng不修丹,万劫yīn灵难入圣。达命宗,迷本xìng,恰似鉴容无宝镜,寿同天地一愚夫,权握家财无本柄”。
前此皆是本身yīn阳修持法之正途。等而下之,如内家武术中的太极拳(于盘架子中讲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者除外)、意拳、金家功夫(心意**的一个分支)以及古法真传易筋经、蜀东五禽图(原传于chóng qìng的王礼庭)等,皆可作为入道之梯航。盖生命科学之研习,着眼点不可不高,而实践修习,下手则不妨从低,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所谓“低处修时高处到”。方是扎实稳妥的功夫也。
或曰:“你过去不是一贯推尊道家南宗同类yīn阳人元金丹之妙吗?何以现在又转而论说本身yīn阳、清静无为、尽xìng立命之学呢?”我答:拙作《纵谈道家柔气功》一文(《气功》杂志1987年10期),已首先明说:“六度之禅最为高。养生极则莫比肩,铅汞yīn阳都扬却,人心不起道心圆。先天之先唯此是,法身炼就sè身全。”因同类yīn阳虽妙,纯赖外力,福德因缘不够,勉强不得,余前此之所以多次论及并辩其邪正真伪者,yù使人知我国有至高至上之人体生命科学,深恐久而数典忘祖!而目前着重转而推阐本身yīn阳,尽xìng以立命者,以其为现实可行之法,虽然巧拙不同,一样可以达到最高境域,庶免守株待免,到头空老,甚至断人慧命耳!
目前一般学人,多有轻视xìng功者,这是莫大的偏见,此因见理不彻。请你不妨阅读一下《金莲正宗记》、《徐神翁语录》,尤其佛门中《高僧传》、《神僧传》等,研究一下怎样才算明心见xìng?怎样才能达到祖师大德们的高级智慧和各种神变功德?试把你自己的智慧功德和他们比较一下看?且明知酒以茅台为优而不可得,则淡酒多怀也醉人。善哉!曹文逸仙姑曰:“形神虽曰两难全,了命未能先了xìng!”似此终rì乾乾,不远胜于画地自限,坐以待毙之为愈耶!
摘自:张义尚《养生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