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知己难求(1/2)
() 什么,郭嘉,戏志才,他们都是枭雄曹cāo的首席谋士啊。能再这里遇到他们真乃人生一大快事啊,哈哈哈哈
楚风云差点没叫出来,说到“来这里,我们继续喝,光喝酒无趣,两位可会琴艺,来弹奏一曲”
郭嘉看了楚风云一眼说道“嘿嘿,我们都是君子,君子琴棋书画样样jīng通,来,志才还会唱呢,呵呵,来我们三个人一起如何”
戏志才发现楚风云在发呆当下忍不住说道:“那好。奉孝你来cāo琴,我来唱。不凡,看你手里有剑,可会剑舞?”
楚不凡回过神连忙说道:“那我便来舞剑如何?”
“正好!只是此间地方狭小,不如我们到外面花圃中间去如何?”
“我正有此意。”
三人收拾了一下便到门外的月季花丛中的茅草亭里。
郭嘉指尖轻轻划破琴弦,渺渺仙音飘然而出,戏志才用低沉而苍凉的声音吟唱着《离sāo》,楚风云拔剑而动,剑随着琴声的高低而动,破风而起。一时间这一切组成了一组唯美的图画,让旁边的两个书童看得是如痴如醉,就连手里的肉烤焦了也不知道。韦典拿货拿着好酒喝醉了,抱着大铁锏呼呼大睡了。
一曲下来,三人相视而笑,可是笑了之后,众人的脸上都带着无比的凝重的表情。
三人坐了下来,书童给众人倒酒。
“不凡,不知你是如何看待屈原的?”郭嘉当下喝了一口酒望向一脸有所思的不凡问道。显然他很想知道眼前这个不俗的少年,到底不俗到什么样的程度。
“可惜。他看不透天下大势,也看不透自然之理。否则以他的才华,何止只是一个诗人?”不凡随口说道。
戏志才没想到不凡会这样说,当下不禁抬头望向这个刚认识没多久的朋友,一脸吃惊地说道:“哦?在下倒想听听言心你的观点。”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自然之理。屈原是楚国的大夫,对楚国灭亡很难过,对百姓艰苦很难过,可是他却看不透,这一切都是自然的道理。就像是一棵树,有茂盛的时候,也必然有枯萎的一天。花无百rì红,月无夜夜圆。这是自然的道理。一个国家,有繁荣,肯定会有灭亡,这是无法避免的。屈原倘若能留着有用之身,为百姓谋求福利,远比他跳河殉国来得更强些。”
“或者那些死于节气的人固然可歌可泣,而那些为了百姓忍辱偷生的士人,那些为了理想而流亡他国为他国臣子的士子,他们又错之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不凡当下忍不住讪笑说道。
不凡站了起来,望向天边的落rì,余晖照在他的脸上,他一脸恬静。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人才。可是千里马常有,伯乐又何在呢?我们这些学子,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可是帝王家不用,难不成让我们空老林泉?成为一个山林遗贤?太公所学,纣王不能用,自有文王和武王用之。我们又何必拘泥一个狭小而无意义的忠?只要俯仰无愧即可。”不凡继续说道。
不凡的话说完,当下戏志才和郭嘉都被林若的话震住了。
好一会,戏志才仿佛有所悟地说道:“不凡所言确实发人深省。”
郭嘉当下不由暗想,好一个“俯仰无愧”,好一个“太公所学,纣王不能用,自有文王和武王用之”,这个林若倒是一个见识不俗之人,能和这样一个不拘于世俗的人交往,倒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在下失言了。”不凡自知自己说的话无疑在鼓动这两个人做不忠之人,不由尴尬地讪笑说道。还好这两个家伙都不是什么死忠的人,否则肯定会对自己的谬论嗤之以鼻,甚至出言申讨了。
那夜三个人在花圃的茅草亭内聊了许久,从天文星象聊到人文地理,从百姓民生聊到帝王世家,从内政聊到用兵。wWw。QUAnBEn。cOM
三人聊得尽兴,以至于都忘了时辰。待回过神来,发现累的时候,天已经破晓了,晨光照在这片花圃,一片霞光嫣然,十分美丽。
这个时候不凡站起来伸展了一下腰身说道:“不行了,我要去睡觉了。志才,奉孝,你们两个不累吗?”
戏志才当下也站起来说道:“难得遇到像不凡这样的人物了,累一点也是值得的。不凡,不如你就在这里住下吧!”
“是啊!不凡,要不你就在这里住下吧?”郭嘉顶着一双硕大的黑眼圈说道。
不凡一听愣了一下,好一会说道:“是啊,人生难得遇到知己,如此我便在此叨扰数rì了。志才,不行了,我要去睡了。”
戏志才便让书童思书领着不凡到客房去睡,而他也拉着郭嘉到房间去同塌而眠了。
当不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rì暮时分了,梳洗完毕后,不凡换上包袱里雪桐给自己缝制的衣服,这是一套rǔ白sè的儒衫,从里到外都是白的,清风盈袖,衣袂迎风,尺寸与不凡的身材十分的吻合,一时间将林若衬托得出尘脱俗,飘飘如仙。
不凡忍不住在屋里转了一圈,表情十分臭美,自言自语道:“以前羡慕汉服长袖飘飘,如今穿上了,果然是与众不同。”
不凡在鬼谷住了十年,这十年可以说得上是与世隔绝,而且不凡脑子里的记忆是残存上一世的,他的气质可以说得上是与这个时代截然不同。也正是因为这个气质才让郭嘉和戏志才这两个人认为不凡绝不是世俗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