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汉室宗亲 > 第二十二章 同生共死乃知己

第二十二章 同生共死乃知己(1/2)

目录
好书推荐: 宇宙漂流者的幸福生活 诸神之师 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 工业为王 君临未来 韩娱之亚洲天王 殖猎异星 乱世仙尘之逆天改命 战极穹顶 疯魔奇缘——欲睿传

() 对手?即便是在洛阳,刘循也未将袁绍视为对手。即便是鹿门学子,刘循也没有这般郑重其事的和刘晔等人说。或许在司马懿、刘晔眼中,与刘循为友是幸运的,能被刘循视为对手的,更是值得荣幸的。

刘晔接过圣旨,刘协的笔迹他还是认得,这却并不是刘协的字,而是陌生的字体。字虽笔走龙蛇,气势雄健洒脱,端得是手好字。然yīn沉之气却隐约可见,由字观人,草拟这圣旨的人,必定是yīn险毒辣之辈。

刘晔心事重重的道:“这封圣旨,并非天子亲手所书,乃是他人代笔。”司马懿法正凑上前来,刘协与他们朝夕相处,他的字自然认得。不是刘协的字,只能说明这份圣旨乃是董卓矫诏,不过却有天子印玺,即便是假的,也是真的。

“李儒?孝直可曾听说过此人,我等与他又无仇怨,为何要借董卓之手,对付我等?”刘晔随即想到李儒,若不是此人,如今在洛阳有这权势能力的,恐怕司徒也不能。

法正想了想道:“我在西凉时虽听说过此人,不过他早早就为董卓女婿,始终在董卓麾下,因此不识。”顿了顿,看了眼刘循继续道:“不过子扬你说李儒是要对付我等,却是太抬举你我了。”

“李儒谋略无双,若是要对付我等,不必出此昏招。以我之见李儒要谋划的,乃是伯皋。益州牧刘老大人乃是伯皋祖父,若是伯皋入了长安,州牧大人岂敢轻举妄动?至于圣旨上提及你我,不过是顺带一提罢了。”

刘循心头一怔,他怎么没有想透这点。或许刘循与司马懿等人并未被李儒放在眼里,李儒看重的不过是益州罢了,刘循也就是个小筹码,司马懿、刘晔等筹码都算不上。

刘晔笑道:“既然那李儒小视我等,倒要让他好好瞧瞧我等厉害。”文人相轻,何况正是心高气傲之时的刘晔、法正,李儒的轻视反而激起二人的yù望。

法正却是正sè道:“即便是被轻视了,亦不可松懈,李儒智谋,不可小觑。”董卓能有今时今rì地位,李儒居功至伟,若不是废帝之后董卓志得意满,渐渐疏远了李儒,昏招百出,山东诸侯能不能逼得董卓迁都还是另说。

司马懿点头道:“李儒让我等皆入长安,又该如何计较?长安皆是董卓之人,到那时无病无权,只能任由董卓摆布,伯皋还有可能随时丧命。”

关中除却凉州韩遂、马腾之外,皆是董卓爪牙,刘循入关中寸步难行,还要担心董卓与益州的冲突,随时可能就被董卓一怒之下杀了。刘循却不得不入长安,无他,即便是袁绍,也不敢违背刘协旨意,阳奉yīn违或许有,但是公然反对却是不敢,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

刘循沉吟片刻,抬头对刘晔道:“子扬,你还是与曹鸢小姐完婚之后,在去长安,我和仲达、孝直就不能留下来参加你的大婚了。”

既然知道李儒要对付刘循,那么留下后手以备不测之时尤为重要。据刘循所知,董卓时rì无多,怎么在董卓死后混乱的长安城内,保住xìng命甚至比与李儒交手更为关键。李儒或许众人小心些就能对付,但是到时乱兵可不长眼,不会管你是谁。

且刘循依稀还记得,若不是因为自己穿越的原因,刘焉的几个儿子,除了三子刘瑁,其余的包括刘璋,此时都在长安。他的两位伯伯,刘范、刘延就是因与马腾里因外合yù要铲除李催郭汜,记过事情败露而死。另一个历史中的刘循,还是靠着庞羲的庇护才得以活命。如今虽然与历史中迥然不同,刘范还在长安却是不争的事实,刘循也不敢断定刘范不会如历史上死于乱兵之中。

“伯杲,为何要我留下?难道我就刘晔的名字,没在天子诏书上?”刘晔激动的道,李儒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法正也说了李儒的目的会是刘循,这时候刘循却要他流下来。

刘循安抚刘晔道:“子扬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曹小姐为你守候多年,更是受郑宝贼人所惊吓,这时候又丢下她,恐非大丈夫所为。”曹鸢与刘晔好不容易才能再会,这个时候丢下曹鸢,就显得刘晔太过薄情寡义了。

“伯杲你等在长安,无异于在龙潭虎穴,要我独留扬州,如何心安。难道我刘子扬就是那般贪生怕死,弃友人于不顾的人?”刘晔虽然有些不舍,却还是坚持反对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