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落难的山墨堡主(1/2)
() 天灰蒙蒙的,飘着的大雪,遮盖了一切
驾驾
一匹枣红sè的骏马驰骋在银sè的官道上,特别的醒目,似一把红sè的刀锋,生生的将白sè的帷幕撕碎
大雪纷飞,骏马驰骋,rì头又要落了那西山头
明万历年间,河北保定人士徐震,年三十有二,自十三岁第一次乡试,到二十八岁最后一次的科举,皆名落孙山,不觉心灰意冷,都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这徐震毅然的放弃了走仕途,而去做那不经人待见的小商小贩
自古无jiān而不商,财与义又如水于火,很难捧在一个手心,但却有一种人,能集财又不舍义,这就是儒商
儒家的四书五经,儒家的八股取士,可以升官,也可以发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具天下,这是儒生的信念,也是儒商的准则
徐震,做过落魄的穷酸秀才,写了几十年的八股文章,说了几十年的之乎者也,最后发现自己真的不是成为大儒的可造之材,就下定决心,要彻底的和儒家的思想背道而驰,去做一个彻头彻尾的jiān商
可是,经商第一年,将塞北的马匹贩卖到水乡江南,赚的白银六百多两,回家途径湖北,见因旱灾而流离失所的百姓,遂捐出四百两白银,回家后,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这一举动是符合儒家思想的,很是后悔
经商第二年,痛定思痛的徐震决定这次一定要成为jiān商,于是,他经营起了和朝廷玩躲猫猫几千年的行业―偷运私盐,通俗的讲就是个私盐贩子
无论在那哪个朝代,这都是个高危行业,被朝廷抓住了就得砍头,坎完一波老的,新的私盐贩子犹如雨后chūn笋,绵绵不绝,就这样官员喊着要杀光私盐贩子,私盐贩子打着气死官员的旗号,上演了几千年的闹剧
结交道上的朋友,斗着着带乌沙的官员,徐震的名字也渐渐的传遍了两河两广两山河,六省九郡八十一县,因为人仗义,出手大方,朋友都呼他为徐宋江
人有狐朋狗友,皆因酒肉,唯有这换过命的,才能称上是贴心,才叫知己,别看平rì里说话豪气冲云霄,一到关键的时刻,能拿的出手的又有几人,所以这“要识人,得见事”的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江南一侠客,生xìng豪爽,曾豪气的说要结交天下豪杰,这南来北往的,没地歇脚的,盘缠不够的只要找到他都能得到热情的招待,这就是江南山墨堡堡主卢俊义
万历十五年,吏部尚书王朗独子王爽,来到这山墨堡,想和这堡主卢俊义扯上些交情,江湖人传卢俊义不交小人,所交尽是君子,所以,能和卢堡主套上交情的人,都能名声远播
据说王爽一rì在家闲来无事,问下人到“你们说我花钱如流水,女人玩到无味,只要想要的,就能够得到,这生活实在是没什么意思啊”
仆人们认为这是讨好主子的好时机,就有个仆人说“少爷,人这一辈子无非就图个两样东西”
王爽听后,顿时来了jīng神,问到“就哪两样?”
“一为财,二为名”仆人低着头,说道
“财与名”王爽难得的面sè凝重的在想着什么“如今我财有了,可是这名?”
“古人曰若要流芳百世可著书,可拓土”另个仆人说道
“可这著书我没那文笔,建功我没那才华”王爽说道,他虽说是个纨绔子弟,但是他却比战国的赵括强的多,因为他有自知之明
“既然无法立有万世之功,那就争今世之名’
王爽眼光放着溢彩,盯着说话的这个奴才,问到“今世的名如何去争?”那个仆人顿了顿道“江南山墨堡主,在江湖上威望极大,只要公子能与其攀上交情,何愁无名啊?”
“好好好,即刻起身,去往山墨堡,争我那今世之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