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无价之宝 厚黑学(2/2)
而,刘旭手中的这本,将书翻过,看着背面的rì期,是一九三六年印刷,到了今天,世界上已经不多见,想不到叶老爷子这里居然有一本。
看着一书柜的书籍,刘旭知道这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同时明白了为什么叶爷爷在答应的时候,眼神中流露着深深的不舍,换做自己,也是一样。
刘旭在心中发誓,一定会好好爱护这些书,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将它们全部带在身边。
除了报答叶爷爷的厚爱外,更多的还是需要这些书籍来提醒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除了带给自己知识外,还有做人的道理。
刘旭十七岁,在没有进医院之前,已经有一米七三的个头,在班级里也不算低。但是,在住院期间,李旭的身体,好似疯了一般,每过一段时间都会增长一点。
到了现在,半个多月已经接近一米七八,如今正是张个头的时候,一米八五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刘旭伸直手,踮着脚尖,从上到下将书柜里的书全部摸了一遍。
摸完之后,李旭深吸一口气,随意从书柜中抽出一本,找了一张没有搬走的凳子坐了下来,不管能不能看懂,将书页打开,静静的看了起来。
时间过的飞快,看得入神的李旭,已经忘记了时间的存在,直到独自咕噜咕噜的乱想,才将其从书中唤醒。
摸了摸乱叫的肚子,看着依然挂在墙上的始终,已经十一点一刻。不知不觉,竟然看了三个小时的书,现在老妈陈惠贞应该等急了。
想到这里,刘旭左右看了一下,发现一张散落在一角的白纸,大概是收拾的时候没有看到。
刘旭将白纸从地上捡起来,吹了吹上面的灰尘,拍打干净后,折起来当做书签夹在看过的书页中。
做完一切,刘旭将书放回原位,感觉有必要买几个书签来用,用来熏书也不错。
书放好了,刘旭再次焦急起来,不应该是害怕老妈陈惠贞担心,吃饭的时间差不多到到了。要是,老妈陈惠贞知道自己怎么长时间没回去,一定会非常的担心。
刚才那本书比较深奥,刘旭一时半会看不懂,重新抽出一本拿在手中准备回去躺在床上慢慢看。
花了几分钟,刘旭找到一本民国时期的厚黑学。
关于厚黑学,刘旭知道很多,发源起始于李宗吾先生,而其影响则因《厚黑学》而来。他在厚黑学一书中,宣扬脸皮要厚如城墙,心要黑如煤炭,这样才能成为“英雄豪杰”。他以曹cāo、刘备、孙权、司马懿、项羽、刘邦等人物为例,试图证实其厚黑学并列举当中各人之厚薄与黑白如何影响他们的成败。
厚黑学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华民族黑暗自私的一面,然而也反映了中国人的处世之道。甚至,可以说是为官之道的范本。
相信,只要踏入官场的人,每一个人家中,都会有一本厚黑学摆放在家中的书柜或者是抽屉中。
厚黑学是一门官场必备参考。
刘旭认为,厚黑学分三步功夫,第一步是“厚如城墙,黑如煤炭”。城墙虽厚,可用火炮轰破;煤炭虽黑,但颜sè可憎,众人不愿接近它。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同第一步功夫相比虽有天壤之别,但毕竟有形有sè,别人经过细心观察便可看出蛛丝马迹。第三步是“厚而无形,黑而无sè”,进入“无声无嗅,无形无sè”之境界。臻于此境,就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锐不可挡、所向披靡。厚黑术被封建政治家奉为圭臬,是其争权夺利的锦囊妙计。封建政治家未必懂政治学,但不能不通厚黑学。(PS:这里抄袭了李宗吾先生的话,作为主角的原话,请大家不要介意。当然有不满的话可以说出来,我会修改回来)
不过,李宗吾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好:“用厚黑以图谋一己之私利,是极卑劣之行为;用厚黑以图谋众人公利,是至高无上之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