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第32游击大队成立了(1/2)
() “鉴于一批我方交通站和军事基地被敌人破坏,导致大量人员滞留在不安全区域。所以上级决定将这些人员分散到各处,就地编组成游击武装力量,开展敌后游击战,配合正面主力部队作战…………”
听到交通站的负责人向大家宣布上级指示时,钱指导员感觉任重而道远。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虽然这里人不少,但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人员所占比例实在是太小了。
首先,像钱指导员这样所带队伍是准备大量换岗的人员占绝大多数,自然是后勤保障人员多,随xìng护送的军人少。其次,不光是秘密军事基地换岗,交通站也已经换过岗了,现在大多数都是非武装人员,更别提军事训练了。第三,那晚战斗打响后,没有第一时间被摧毁的交通站和军事基地奋起反击,也自然秉承我军一贯原则:军人顶住,非武装人员先撤——这就导致撤出来的军人极少,存活下来的都是后勤保障人员。
由此可知,这些滞留在危险区域的人员中能战者极少,甚至许多人连基本的军事常识都非常缺乏。要把这些人武装起来,整合成游击队敌后作战,谈何容易!
但又没有别的办法,因为不久前刚得到消息:秘密航道被敌军发现,秘密港口和集结地已在昨晚被摧毁,想要原路撤回已经不可能了。也就是说,这些人要么在这危急环境中爆发出自身潜力成为合格的战士,从此投入到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战中去;要么死或被俘,没有第三条路——至少半年之内是没希望回去了。
消息公布下去以后,一些人愁云惨淡,对未来充满忐忑,但还有许多人兴奋莫名,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这不奇怪,有没有能力单说,但华夏民族传承几千年,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很早就有尚武jīng神并一直传承下来的民族。许多华夏男儿别的没有,热血还是有的。地球上倒是也有别的民族有尚武jīng神,但数量不多,而且历史很短,古时其他有尚武jīng神的民族则都断了传承。
在跃跃yù试的那些人中,柏船无疑是最激动的一个。这小子热血沸腾,已经开始幻想自己如何奋勇杀敌,然后步步高升攀上人生巅峰了。
不管人们对于未来有何种猜想,反正这个地下交通站是不能久留。按照上级的指示,所有人员划分为不同团体前往各自的目的地报到,而且是马上动身。
柏船所在的队伍本来有二百多人,还有一个随行保护的小分队,来这个交通站集合前还带上了偶遇的那几十名撤出来的幸存人员。划分的时候,不仅这些原有人员在一起,还多加了一百多人。如此一来,整个队伍就达到了四百多人。这四百多人的构成比例跟总体一样,也是武装战斗人员很少,非武装人员多。
上路后又是几天的昼伏夜出,好在沿途依然有许多交通站未被敌军发现,按照新的指示一路走来也算是有惊无险。不过,在未到达目的地前,所有人心里都没底。前途未卜是最令人难熬的,而且为了安全只能走山路,非常容易疲劳却行程缓慢。因此几天的紧张赶路把最兴奋的人也磨得失去了热情,只是机械而麻木地行进。唯有柏船趁着路上进入交通站休息的机会,弄清楚了一些事情。
虽然队伍此行的最初目的已经被彻底推翻,但柏船知道真相后还是不由得感慨了一番,觉得就算是没有发生改变计划的意外,能在敌后秘密军事基地工作也算是不错的体验,而且有战斗的机会。就像这次被敌军发现了,非武装人员也有作战的可能。另外,经过这么一乱,没暴露的交通站和秘密基地里的那些辅助人员应该也会开始cāo练了吧。当然,现在的情况当然是更好,直接从后勤保障人员转变为游击队员来培养,将来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大展拳脚了。
随后柏船发现所在队伍中几乎都是东北人,其中又以二砍省人占绝大多数。后加入的二百多人不说,可柏船明明记得最初的二百多人都是跟他一样从dì dū一起舟车劳顿过来的,怎么会有那么多东北人呢?
真相是:这次征召就是面向东北人的,因为要去的就是东三省。虽说作为补充人员,一般在秘密军事基地里工作不会出来。但毕竟是敌后沦陷区,所以还是找本地人最好,至少不会出现水土不服之类的尴尬情况。万一出现特殊情况,需要到基地外面行动,也不会两眼一抹黑抓瞎,说不定反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