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重回都市,转战三国(2/2)
众多灾民纷纷惶恐道。陈林适可而止的将气势收起,只不过只是谁也不能小瞧这个年轻人了。
陈林皱了皱眉头,说道:“我知道你们吃人也是迫不得已,算了不跟你们计较了,想活的就跟我走吧!”
有汉一朝,是华夏历史上对道德教化推崇最为强烈的一朝,上到朝廷儒生,下到黔首百姓,几乎人人以忠义廉耻为念,而政*府,则干脆是以道德典范为选拔标准,直接将道德优秀的人简拔成为官吏,寄希望于形成正人君子盈朝,代天子教化天下百姓的政*治体*制。
当然,历史证明,这种所谓的理想国是不会成功的。没有了法制,纯以道德治国的理念永远只会是一个空想。
但是不可否认,数百年这样的制度和风俗下来,在人人追求高尚行为的风气之下,汉朝人整体的道德观念却是比现代人要好得多。
陈林碰到的苏家众人现在就是如此,达成协议之后,完全没有yīn谋背叛的想法,千方百计的开始为陈林着想。
然后,和苏家一起继续向北,一路上陈林力排众议,以自己的粮食存货吸引了不少小队的流民加入,到最后竟然成了数百人的流民迁徙集团,浩浩荡荡向北开进。
第二次穿越对陈林来说收获是巨大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收获就是碰见了苏家这一股流民。要知道不管在任何时代做任何事情,人总是最重要的因素,而苏家就帮助陈林解决了帮手的问题,为陈林在三国时代的清扫提供了代理人,也为未来陈林大规模的在三国时代大规模扩张奠定了基础。
其次的收获就是让陈林重新认识到了第一次决策的失误,显然,拍脑袋做出的决定是不靠谱的。现代的廉价打火机虽然是好东西,拿到汉代来贩卖有着超高的利润。但在此时的三国时期的社会却是消费力有限,大规模的倾销并不容易。
三国可是个乱世来的。
乱世里面兵荒马乱,人人朝不保夕,整rì里为保住自己和家人的xìng命奔波。除了稳定统治区里的达官贵人,又有谁能出得起大价钱买打火机?陈林第一次采购的三万个打火机放到三国时代,恐怕很长时间也消化不了,这种话说起来可笑,但却是事实。
乱世里的人们唯一旺盛的需求就是粮食和武器。生存才是最大的问题。
陈林终于意识到了正确的思路。
盘算一下收获,现在的陈林手中一共有两万枚汉代制钱和三斤多黄金,。不管是哪一样出手都不容易,不得不想些办法。
经过一番打土豪的活动后,收获是巨大的。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陈林又回到了都市,进行了一番采购。为了解决粮食问题,陈林到农贸市场买了一堆优质的红薯、马铃薯和玉米的种子。然后继续到武器店订购了一批jīng制的五百套弩箭和二百把长刀,为了不露破绽,这批长刀全都采用的是汉代的环首刀样式。陈林打算拿来配备自己的护卫队。这零零碎碎的东西加起来就已经很多了。
一切准备就绪,陈林再次发动位面系统,去到了三国时代。
陈林一回来,就发现所在的地方已经换样了。这是一个集镇里,一个大大的院子,院里院外挤满了人,院门口各样人等出出进进,慌里慌张的不知道都在忙着什么,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恐惧和惊慌的表情。
苏老丈就正在大院中间,被周围一群人围着高声的吵闹,似乎真的有什么事情发生。
“怎么了?怎么了?出什么事了!”陈林大喊一声,把所有的人都惊动了,回首一看,原来是他。立时脸上充满了惊喜,都一股脑儿挤了过来。
“公子!您可回来了!这回可不好了,咱队伍里出了大事了!出了疫病了!”一群人七嘴八舌的対陈林说。
“疫病?!”陈林皱了皱眉头,这可不是什么好词儿。
“是啊!是疫病!镇里的郎中都瞧准了,治不好的。”一群人愁眉苦脸的说,“都死了两个人了,染病的也有七八个,都在都在东边堂屋里放着,大伙儿害怕,要把人烧了。但那几家的人都是哭喊着不放,正闹着呢!”
“胡闹!怎么烧人呢!”陈林一听,立刻瞪起来眼睛大骂起来!
他的话却是让众人都长大了眼睛,不把人烧了可怎么办,那可是疫病啊!动辄就会引起赤地千里,百万饿殍的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