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面子活(1/2)
() 过了年以后,我为了让连长知道我要进步,我特意起早帮厨,这都是白天在和班长闲聊时,我问他;“班长,如果一个普通士兵想进步,不是象其他人那样,只是服兵役,服完兵役就回家那种,我是想存心长期在部队干下去那样的,得怎么个干法呢?”他想了半天才慢慢的说:“想长期在部队干的话,也就是留在部队,想在部队留下,最简单的方法是炊事员,再就是喂猪的后勤兵,每年都有志愿兵,不过每个营里只有几个人,指标不一定轮到谁。
班长是吉林省德惠县人,他叫谢玉和,略黑的皮肤,大眼睛,双眼皮,方鼻头,上嘴唇是红桃尖儿型的,牙齿很白,也很整齐,一米七的个头,为人很和气,他说话的声音是标准的男中音,他是来部队的第二个年头了,军事技术不错,选他来新兵连带我们新兵,他一般情况下不和我们什么都说,你问他了,他还要思索再三,才肯答复我们,看上去我们的班长很谨慎,怕是哪句话会造成不良后果似的。
我又问班长:“那我们想进步的话,都能从哪些方面入手啊?”他又是思索着说:“思想进步嘛,部队到没什么大事,分配任务时大家一起干,一起完成,看不出谁先进谁不先进,要想先进的话,就看平rì的细小工作了。”我一听,细小工作,“可什么是细小工作呢?”我问道。“细小工作包括很多种,也就是说,像咱们农村人讲的,眼睛里要有活,不是死没喀实眼的,会来事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把行动赋予实际生活当中去。
如:小从班里做起,帮助同志洗衣服,到刷牙水,洗脸水,洗脚水,整理班内务,擦拭武器,扫屋地,打扫室内卫生大到整个cāo场的卫生,冬天时扫雪,夏天时扫cāo场上的垃圾等,还有帮厨。”
好吧,我就先从帮厨做起。我打定主意,运好了劲,我先是起早,因为我有夜间手表,三点钟我就起床,起床时不能惊动任何人,我悄手悄脚地走出我们的宿舍,被站哨的发现了,问我:“口令”,我回答口令,然后说明我的用意后,我去了炊事班,在我去炊事班时,已经有一名炊事班的战士起来烧大锅了,一百多人吃饭的大锅,烧起来也不容易,要使饭不糊,火要烧均匀,只烧一个地方,非串烟不可。
当时我们是六角二分的伙食费,大部分是高粱米饭,少量的大米掺合高粱米里,菜都是萝卜,土豆,还有猪肉。早晨有时吃包子,喝豆浆,吃馒头也喝豆浆,战士们很爱吃辣椒面。
我初到炊事班,屋里亮着灯光,有两个大锅在炊事班北侧,烧火从北墙根有一个一米宽的过道,大锅台的灶口都在北侧,所以烧火的火夫都是靠墙,手拿着一个大铁炉钩子,一会打开灶门向里面看看火势,火势如果烧偏了,马上压媒,用炉钩子调理火势,以防把饭闷假生了,或是串烟了。他们的工作也不好干,如果出现假生饭,或是串烟饭,连长会批评他们的,全连战士也怨声载道的。新兵连的炊事班是一个老兵当班长,他指挥两名新兵做饭,一个新兵是我们公社临大队的房坤,他比我个子还小,一米五十八,走路是外八字,白天训练队列时,被连长一眼发现了,不让他走队列了,让他去炊事班报到,另一个是克山县的一个新兵,叫付伟国,他走起路来顺拐,左脚和左手同时出去,我们想学他,都学不上来,连长也笑了,也让他去炊事班报到去了。
他们两个人在炊事班长的带领下,起早贪黑的学着做饭,有时也累得大汗淋漓。挑水一项工作就够他们两个人喝一壶的了,房坤个子本来就不高,他的身体略有些发胖,行动还有点缓慢,再加上水桶稍大一些,他挑起水来,水桶的底部总是碰地,水桶一碰地,水桶里的水就向外撒一些,挑过两桶水之后,房坤的大头鞋就泼满了水,冻成了冰,当我去帮厨时,他一见到了我,像是见到了救星一般。挑水这活对于我来说,不算陌生,因为在家时,我总是挑水,所以挑起水来不那么费力,只是铁桶太高,倒起水来不那么自如,后来炊事班长在铁桶下边放了几块砖,站在上面倒起水来就方便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