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十二年(1/2)
() 王屋山巍峨高耸,虎踞豫州,东依太行,北连太岳,南临黄河,被誉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
王屋山连绵百里,峰峦起伏,其中久负盛名的有六峰,山林密布,飞瀑奇岩,珍禽异兽,千万年以来便是修道者修身养xìng,参悟天道之地,集其雄、奇、险、秀、幽于一体,景sè超凡脱俗,天下闻名。
不过更有名的,却是在这山上的修道门派——清风观。
清风观历史悠久,自三清在此处留下道统之后,时至今rì约莫万年之久。
而历代清风观掌教皆是些惊才艳艳、领袖群伦的绝世人物,悟得道经jīng髓,道行高深莫测,励jīng图治,大力扶助同门,又有自神魔大战后传承下的诸多神兵法宝,有神鬼不测之威。
故自开派以来,清风观蒸蒸rì上,未曾有过衰败迹象,如今更是正道一大支柱,门派弟子已近千人,高手如云,声名显赫。
而清风观素以除魔卫道为首务,门下弟子嫉恶如仇,喜武好战,狩猎天下,斩妖诛邪,凡清风观弟子大多身经百战,无论长幼,皆身手不凡,于世间为黎民百姓惩jiān除恶,故万民称颂,四大正派中,清风观最是深得人心。
代代传承至今,当代掌门云玄真人,亦是天资过人,功参造化,怀有雄才大略,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剿灭天下妖邪,给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光是十二年前清风观剿灭南疆巫神殿,便是一大壮举,叫世人津津乐道,口口相传,云玄之威名几乎人口皆知,邪魔外道无不闻声变sè。
方今之世,中原九州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
——此段记载出自《渎神恋·九州风云录》
王屋山天坛峰,清风观主峰独柱凌空,高约六百余丈,清逸秀丽,奇岩怪石,周遭群峰俯拜,呈众星捧月,大有王者之风。
岁月匆匆,自南疆一战后已过十二年。
白云苍狗,十二年对修道者而言不过弹指即过,可对普通人来讲,却是沧海桑田。
初夕即便久居王屋山这等修道圣地,可他依然只是个不通世事,又不太受欢迎的孩童,十二年对他来说足以改变许多。
比如当年三个月大的婴儿,一路磕磕碰碰,终于艰难地长大,高大了许多,相貌虽不出彩,倒也算生的眉目清秀,颇为耐看。
这一rì,风和rì丽,碧空万里,远处吹来的微风中,仿佛还带着淡淡的不知名花香。
天坛峰,一座名为十方院的院子中,有一个名为初夕的少年,穿着一件灰sè的布衣,正在艰难地将手中圆桶内的清水倒入一个大缸中。
初夕踮着脚,憋红了脸,小心翼翼的不让清水洒开。一阵“哗”的水声过后,初夕放下了木桶,急促地喘了两口气,同时擦了擦脸上的汗水。
温暖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时辰,初夕一直在重复着做这一件事情,他脸上认真的神sè,配着他狼狈的样子有了几分滑稽。
当然在这清净的天坛峰,一无所知的初夕自然不会在意这些,况且也没人会向他投去关注的目光,他就像隐藏在辽阔深林中,一颗朴实无华甚至有些拙劣的野草,叫人下意识地忽视。
初夕双手撑腰,在原地休息了一会,才渐渐缓过气来,直起身子,踮起脚尖望了眼比他大上十倍的水缸,脸上不禁露出了一抹笑容,只见大缸中清水微微荡漾,可算是填满了大缸。
但不过片刻,初夕脸上笑容消失,又恢复成那副稚气还带些木讷的脸sè,面前总共有三个大缸,他只是填满了其中一个罢了。
从初夕十岁起,云玄xìng子越加严厉,对初夕更是不苟言笑,见他无所事事,竟吩咐他从今往后每rì都要去一里外的天坛湖中,挑水填满三个大缸,算是入门功课。初夕对云玄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对其话语更是奉若神明,不敢有丝毫怨言。
十岁的初夕,兴许是因为缺失营养,故弱不禁风,矮小无力,当他一脸倔强,死死咬牙,从早挑到晚直到昏迷过去,第一天只填满了半个大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