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天尊与天子(1/2)
() 在传说中,三皇五帝被世人尊为九九天尊。
在易经内,单数为阳,偶数为yīn,帝王自然以阳为尊,当然阳数的极致便是九九天尊之位。
三皇五帝功高盖世,厚德无量,又修炼成神,故世人敬三皇五帝为九九天尊。
而自诸神消失之后,后世万年来再也无人能证得神位,这万年间历代帝皇,其功德自然不可与三皇五帝并驾齐驱。而且帝皇身份虽尊,却也只是凡胎,九为阳之极,五为yīn正中,九九天尊乃极阳之位,也只有造有大功大德的三皇五帝可承受,而凡人至多只能承受九五命格,否则便是盛极而衰。
故圣贤将天尊之位去其四,降为九五至尊,后世人间帝皇亦可称九五天子。
而后世帝皇更不可修炼长生,时代更替,自有其天道伦理,若帝皇长生,主宰江山社稷千秋万载,乃是违天悖理之道,便连三皇五帝继位之时各自也不过百年之数,何况后世子孙?
帝皇不可修炼,当尊生老病死轮回命数,此为上古圣贤之主张,清风观与天易阁共同监管,万年来都未曾被打破。
但这万年来,人间朝代皇权却时有变换,或是帝皇死后传位,或是帝皇生前残暴、荒yín无道,致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百姓不堪受其苦难,愤然起义,推翻皇权,重立皇朝制度。
此等成王败寇之事,天下四大正派皆不会干预,甚至还会在其中推波助澜,帝皇不仁不义祸害天下,自该有其他爱民如子的贤德明君取而代之。至于九州内天子之位由谁执掌,对四大正派而言无何区别,毕竟九州内的人口都是三皇五帝的子民。
当世大齐皇朝九五天子,便是一位难得的贤君。然天子终有驾崩之rì,死后自该由长子继承,齐明浩身为二皇子,虽与皇位无缘,但却有万中无一的修道资质,因而拜入了清风观。
九州四大正派与三大魔宗,几乎囊括了整个天下七成的修道者,但天下间亦有无数散修,无门无派,散修整体修为并不高深,无法与万年底蕴的名门正派相比,但在俗世中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散修中,一部分逍遥自在,无所追求,而另有一部分则受到皇朝招安,或因私、或因公,便进了皇朝效力。
当然皇朝在凡间权势虽然是至高无上的,但相比清风观还是差之甚远,历代帝皇对清风观皆怀有敬畏之心,礼遇有加,更有不少官僚子弟,因为怀有修道天资,拜入清风观成为门人弟子。
——此段记载出自《洛神恋·奇闻异史》
初夕对皇朝了解甚少,不过也知道一些常识,他看了眼南凌玉,吃惊道:“这么说来,你还是一位郡主。”
南凌玉轻哼一声,嗔怪道:“什么郡主,我啊,现在就是清风观一个小小的弟子,而且你也该知道啊,一旦入了清风观,便与尘世间断去了缘,生生世世都不可以再回去了。”
初夕点头,他身为修道者,对世间皇朝可并不像百姓那般敬畏,其实真要说起来,即便是当代帝皇来了清风观内,也得循规蹈矩,恭恭敬敬的,给他几个胆子也不敢摆什么皇帝的架子。
初夕想了想,忽然道:“那月华峰的齐明浩齐师兄你认识吗?”
南凌玉一怔,面sè忽的有些奇怪,沉默了片刻,才低低道:“齐师兄我当然认识了,小时候我是与他一起长大的,便连拜入清风观也是同一rì。”
初夕若有所思,可不知怎么了,南凌玉的神sè却仿佛有些低落的样子,明眸中似有追忆,又似迷茫。
初夕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她,少女双手撑着下巴,发丝在脸颊边飘扬,一身淡蓝sè的衣衫更显出尘气质。
半响,南凌玉笑了笑,道:“初夕,陪我散散心吧。”
初夕惊醒,站起身来道:“好啊。”
南凌玉起身,认准林中一处方向,向前走去,初夕连忙提起少了些分量的食盒,跟了上去。
南凌玉走得极慢,四处打量五斗峰的美丽景sè,不少小动物出现在两人的眼中,甚至还有一些凶恶的猛兽,不过对于经常被大黑欺负的初夕来说,这些发出低吼带着敌意的猛兽实在是可爱多了。
而就连南凌玉这位女子,脸上也没有一丝害怕之sè,初夕先前还有些惊奇,但转念一想,她连大黑的熊胆都敢觊觎,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一走,便是许久,可南凌玉却是有些无jīng打采的,她看了眼初夕,道:“初夕,我来帮你拿吧。”
初夕先是呆了一下,随即通过南凌玉的目光才发现她指的是自己手中的食盒,摆手道:“不用了,我自己拿着吧。”
南凌玉微微一笑,没多说什么,忽然就将手伸了过去。
那温柔如玉的手,无意间触碰到了初夕的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