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杨家人(1/2)
() 第三章杨家人
服侍过母亲喝药之后,母子二人坐在桌上吃饭,虽然只是清茶淡饭,不见半点油光,但是母贤儿孝,倒是让屋子里面一片温馨。
吃过了饭,丁香梅就不得不继续休息,而杨熙洗完碗筷,却是径直走入一个房间当中。
这是一间书房,虽然不大,但是里面书倒是极多。
杨熙的便宜老子怎么说也是一个秀才,才学高低不知,收藏的书倒是不少,这个小院子早年是他读书的地方,但是杨熙发现,这书房里面诗词歌赋,经义策论并不算多,但是那些乱七八糟的杂书笔记极多,比如杨熙抽出的一本《明溪草堂笔记》。
这并不是当下读书人用于科考的经义礼法笔记,而是一本写满了怪力乱神,类似神仙传说,山海经一类的杂书。
《明溪草堂笔记》讲述的是一个潜心慕道的学子放弃功名,进入道门,二十年耳闻目见,所写下的笔记,满篇都是剑仙侠客,鬼神道士,当中因为涉及玄学道术,鬼神之说,早就被朝廷大儒封为**,一般人根本看不到,但是杨熙父亲却收藏了一本。
这本书十分破旧,显然年头不短了,而且明显被经常翻阅,上面空白处还有一些人的感悟想法。
“这世界上真有神仙?”
杨熙翻开这本书,几次阅读,感觉总是恍惚,因为书中所写,抛开里面的鬼神无稽之谈,其余内容不乏合乎天地道理,很难否定其真实xìng,就好像当中对灵魂描述,那是一团有意识的jīng气,没有修炼过的灵魂,脱离肉身,就是一团半透明的气体,是一种与肉身相反的存在形式,很容易消散空中,非常符合他所知道的一些科学猜测,诸如灵魂的反物质属xìng,灵魂由粒子的构成。
光是这些还不算,当中还有关于他yīn阳眼的讲述,虽然是只言片语,但是却描述的异常情绪,yīn阳眼能看到常人所不能见的yīn阳之物,其中最典型就是人之业障,物之灵xìng。
简单说就是杨熙看人时候的黑气,和看古董时候那些光芒。
正是这些,让杨熙感觉这书上也许有些东西是真的,而且杨熙记得当中还描述过一些修道人留下的宝物,其中竟然有几件他竟然还在古玩市场里面见过,只不过那些明显只是仿制品,但是就算是仿制品,当中也是年头久远的古董,价值不可估量,同时也告诉既然有仿制品,那真品说不定也是存在的……
“恩,有了,昔rì始皇帝一统天下,铸就八面神镜,其中有一面定海镜,青铜铸就,当中刻画珊瑚鱼贝,月光之下,可以照见海中一切,落入大神通修士手中,可定五湖四海之水……这面小镜子就刻画了很多珊瑚图案,当中隐约还有上古海国文字,虽然模糊不清,但是十有仈jiǔ就是那定海镜,不过这一面应该是仿制品吧,要是真和这笔记上说的一样,能定五湖四海,那岂不是传说中的神仙法宝,神仙的东西怎么可能生锈?”
把玩那小镜子,杨熙喃喃自语说道,同时心中却是向往无比。
大神通修士,可定五湖四海之水,那是什么样的本领?
这本书给杨熙开启了一扇前所未有的大门,但是只是微微开启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缝隙,只能让他微微瞥见当中一星半点,让他看的经常心如猫抓一般。
《明溪草堂笔记》虽然是一个投身道门的读书人所写,但是似乎在一出现就经过几次删改,当中很多jīng妙的篇章句段都被删去,弄得好些文章前言不搭后语,这要是普通人看来,多是认为后世当中流失了,而在杨熙看来,他却认为这是有人有意为之的。
毕竟他两世为人,前世经历过很多事情,思想自然不似那些读死书之人,迂腐不知变通,他总是能够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揣摩出背人的心思想法。
“听那些古董行家说,这笔记最早记载了很多道术玄秘,曾经有人通过阅读笔记领悟了修炼之法,不知道这修炼究竟是什么?是长生不死,还是寻找世间真理?”
杨熙想了想,感觉想不通就不想了。
虽然当中被删改了很多东西,但是依旧有一些和修炼沾边的东西,比如当中偶尔几句“虚其心,实其腹”“常无yù”“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些听起来晦涩拗口的句子,反复阅读品味之后,杨熙也多多少少寻找出一点呼吸吐纳的法门,但是毕竟没人传授,加上修炼的时间太短,只见也没看出杨熙有什么变化来。
“恩,这个铃铛也有记载,高八寸,黄铜jīng铸,内刻yīn文……这是一种道家的祭祀仪器,叫做镇魂铃,是道家进行一些仪式时候的道具,制作方法极为特殊,我手里面的这个铃铛从古墓当中挖出来,看其黑黄光芒,显然是真货,而且年头久远,这值钱可大了……这铃铛也找出来,倒是这玉佩怎么找不出?”
书房当中有一大堆杂书,当中不乏一些关于道家,古玩的书籍,但是杨熙翻阅了个遍,也没见有关于这玉佩的蛛丝马迹,甚至连上面那些文字也没有半点消息。
“哐哐哐!”
就在杨熙正在思索的时候,突然一阵踢门的声音传来,在这安静的房间当中显得十分刺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