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 卡米里(五)(1/2)
() “英国人是谋划大师。”
邓诗阳觉得自己对这句话有了切身体会。
正如同二战时一位美军士官对英国人的评价,“我不一定需要他们帮助我从侧翼进攻某个目标,但我肯定会让他们帮我做好计划,因为他们非常擅长做计划。”
哈罗比和基思的确很擅长做计划。
为了进一步了解对手,哈罗比借助曼林逊的关系,咨询了一个曾经在九十年代被指派到玻利维亚帮助zhèng fǔ军进行反游击战的军事顾问,去评估游击队的作战能力。还收买了几个圣克鲁斯监狱的狱jǐng,让他可以向被捕的ELN成员了解游击队的装备情况。
在这一个星期,每天傍晚都有例会,除了通报最新获得的情报,还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行动计划的细节。
基思则负责张罗装备,他透过地理学和植物学方面的专家了解当地的植被情况,然后选择合适的迷彩和装备。谷仓已经成了临时基地,每隔几天就会有伪装成运送农药或化肥的卡车在晚上驶进农场,送来各种物资。
武器方面,考虑到弹药的通用xìng,所有成员都选用了点二二三口径的武器。基思、詹森、杜普里和罗丹四人使用的都是美国Bushmaster公司生产的M4卡宾枪,这些枪全部配有带全自动模式的下机匣,再按使用者的分工作过改装。
负责潜入的杜普里和罗丹都在枪上加装了便于近距离shè击的EoTech全息衍shè瞄准镜,还换上了长度仅有十点五英寸的短枪管,这减轻了全枪重量,也可以缩短加装消音器时的长度。
基思和詹森都选了十四点五英寸长的标准型枪管。因为基思主要负责指挥,他在机匣顶部装了一个四倍的ACOG瞄准镜,这令他可以方便地观察敌情,在必要时也能shè击较远距离的目标。而身为通讯员的詹森并不会主动参与战斗,所以他在护木下装了一个M203榴弹发shè器,以备在遭遇战时发shè烟雾弹,为逃跑争取时间。
马克的武器是一支美国FNH公司生产的“米尼米”伞兵型轻机枪,机匣上还装了一个加拿大的Elcan瞄准镜。考虑到撤退时主要依靠机枪的旺盛火力压制目标,其他成员会在背包内为他携带额外的弹药和一条备用枪管。
邓诗阳的选择是一支用KAC公司生产的SR-16M5改装成的jīng确shè击步枪,这支枪有一条二十英寸长的不锈钢比赛枪管,还加装了消音器和两脚架,以及一个Leupold_M3瞄准镜,令它在发shè高jīng度比赛弹时可以命中三百码外的橘子。
对于辅助武器,并没有通用xìng和统一之类的要求,各人大都按照喜好选择了常年惯用的手枪。
虽然邓诗阳比较偏爱老式的1911手枪,但考虑到只有七发容量的弹匣能提供的持续火力有限,他最终还是选了一把美国生产的SIG_P229手枪。这种枪体积小巧,而且十三发容量的双排弹匣也能够提供充足的火力。最重要的是,P229和他以前用过的M11型手枪大致相同,cāo作时会比较熟练。
除了手枪外,小队还带了大量撤退时用于阻延敌人的定向雷和烟雾弹,还有夜视仪、望远镜、对讲机、急救用品、军用口粮等非战斗物品。为了减轻负重,他们都是轻装上阵,没打算穿戴防弹衣背心和头盔等沉重的防具。
rì子一天天地过去,堆放在谷仓一角的东西越来越多,装备也逐渐备齐,但邓诗阳遇上一个难题。
由于每支枪都存在差异,新枪必须经过校正才能打得准,所以每个shè手拿到枪后都会进行归零。其他人还好办,他们对jīng度要求不高,归零值也比较近,在谷仓内就能完成。但邓诗阳需要jīng确shè击几百码外的目标,归零要在更开阔的地方进行。
因此,邓诗阳向哈罗比的手下打听:“卡米里附近有没有隐蔽,而且适合试shè的地方?大约需要一片一百五十码长的空地。”
那个当地人想了一阵,回答道:“出城后一直向东,在省界附近有一片森林,那里很僻静,一天就能来回。但我建议您这两天去,因为到了周末,城里的人会去那里野餐。”
“哦,谢谢。”邓诗阳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找了个激光归零器,大致校正了瞄准镜。跟着比对包装盒上的批号,筛选出同批次的弹药。再找来一叠白纸,用圆规在上面画了两个直径分别为一英寸和两英寸的同心圆,然后用麦克笔在圆心位置画了一个醒目的黑点。做好靶纸后,他又在农场内找来一个战术背包和一条厚毛毯,以及一些图钉、笔和尺子之类的东西。
准备工作完成时已经到了下午。他走到厨房,拜托负责做饭的胖大婶明天早上为他准备一份可以外带的午餐。他打算在校枪时顺便进行一次野餐。
第二天早上九点,邓诗阳开车离开卡米里,向北驶进通往丘基萨卡省的六号公路。
平坦的路面上已经洒满阳光,显示这又是炙热的一天。他看了眼空荡荡的公路,用力踩下油门,飞快地向省界驶去。
当太阳还没升到最高时,rì产“途乐”离开了公路,沿着一条泥土夯实的小路向南开进山区。森林愈进愈茂密,弯曲的公路也越来越颠簸,路旁的树木一动不动,无jīng打采地耷拉着铺满灰尘的叶子,森林的生气仿佛已经和水分一起被蒸干,显得死气沉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