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出使咸阳{二}(1/2)
() 得意忘形的吕不韦想不到的是真正要他命的恰恰是他和赵姬的儿子,后来的秦始皇赢政.嬴政的合法父亲秦王,就是那个被吕不韦救了命还立为皇帝的’异人’在嬴政十三岁时就死了.当时的嬴政还是个孩子,他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天真可爱.但以后的情况却大不相同了.为了说清问题,我们不妨将话题扯得远一些,一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决定他的状态.法国的托克维尔曾说过‘无限权威一定会导致暴政‘那个在’文革’中的’旗手’*,如果是普通人,那他只不过是一个挎着菜篮子,在农贸市场上买菜的老太太而已,仅仅为了再便宜一分钱而和那卖菜的吵得面红耳赤.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他在’文革’中简直变成了凶恶的大型食肉恐龙.这嬴政自生下来就地位特别,他理所当然要继承皇位,而且没有竞争者.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养成了专横跋扈,六亲不认的xìng格, 而且,他将这种xìng格发展到了极端.当他继承皇位后,统一六国,修驰道,建长城,受到一些人的称颂.然而,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是很有争议的,我认为看历史人物的功罪,战争是正义还是罪恶,社会制度是先进还是落后,主要看是否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是楚国而不是秦国,那时楚国已是铁器时代,而秦国仍然是青铜器,如果由楚国来统一华夏应更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他同样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修驰道等肯定比秦国干得更好.而且,单就统一而言,这活秦国干得也不漂亮,史学界有一种说法,成功的统一一般在二十年左右.而秦国的统一却拖拖拉拉,时进时退,竟搞了好几百年.更可笑的是统一后才十年左右就土崩瓦解了.这等于说种了几百年果树终于结了果,摘下来刚要往嘴里放就被别人抢走了.所以在我心目中功和罪的天平上秦始皇被我牢牢锁定在罪的一方.尤其他的‘焚书坑儒‘更是臭名远扬.
我的儿童时代生活在长城脚下,就是běi jīng市延庆县的康庄镇,一出门就能看到长城.我的长辈们告诉我,那长城是秦始皇修的,为此曾饿死累死不知多少人,这些人死后尸体就被筑到长城里.还有那世人皆知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我从儿童时代起就痛恨秦始皇.有的人看长城是看它的工程的浩大,而我看长城却看到的是中华民族为它所付出的众多的生命代价.在中国历史上重功利轻生命的倾向非常明显,在各类历史书籍中经常可以看到对宏伟长城的赞颂,却很少提到为修建长城而献出生命的同胞。人类的伟大工程除长城之外还有一个更古老更宏伟的建筑那就是埃及的金字塔,这是帝王的坟墓。当中国的长城刚开始修建时有的金字塔却已在那里伟伟耸立了上千年。古埃及的统治者法老死后并不都葬在金字塔内,有一些葬在帝王谷。在帝国首都底比斯和帝王谷之间有个小村落叫麦地那,这是修建帝王坟墓的工匠们居住的地方。考古学家们在此挖掘时发现,当时的工匠们经常将他们的一些生活细节写在石头上。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当帝王死后,工匠们就高兴得象过节rì一样,这是因为他们又有新的活可干了。还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皇帝死了他们还有高兴的zì yóu。但是在中国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如果皇帝死了,那修建陵墓的工匠们不是象过什么节rì而是要过鬼门关了,每年的这一天就是他们的忌rì.他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殉葬二是被杀.当他们的后代们来到这陵墓前为建筑的宏伟而赞叹时他们不会想到为修建陵墓而死去的祖先.在中国你找不到象麦地那这样的地方.
如果有一天在长城边上竖起一座石碑来纪念那些为修筑长城而献身的同胞,或许到那时中华民族才更加成熟.后来这‘焚书坑儒‘四个字又成了秦始皇的个人专利.不久就是他杀掉了嫪毐,逼死了吕不韦.然而, 巧的是,秦始皇的克星此时也正在或即将诞生.他们是陈胜,吴广,项羽,刘邦等.这些人的年龄比嬴政小,可惜现在还见不到他们.在反秦的战争中,贡献最大的是项羽,他也是唯一亲眼见过秦始皇的人.当秦始皇巡游天下的时候,幼年的项羽被叔父抱着在路边看热闹.这时的项羽离秦始皇的距离不足十米,项羽用稚嫩的小手指着秦始皇说:‘我要取而代之.‘吓得叔父项梁赶紧用手捂住他的嘴还出了身冷汗.这句话不过是童话,但却使整个秦王朝经受了八级地震.在我的心目中的人都是如爱因斯坦,霍金等科学家,但项羽却是例外.每当我站在河边,看到平静的河水被风吹动泛起清清的涟漪时,就想起古老的诗歌‘微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
不过,眼下这些历史明星想登上历史舞台还得先等等.秦王目前还是秦昭襄王,他的太子是安国君,而‘异人‘还只是安国君的儿子.也就是说‘异人‘还仅仅是王孙.这异人要当皇帝还差两个等级.首先他的祖父现任秦昭襄王还健在,健康状况良好,一时半会归不了天,就算是他死了,那皇位还有恭候多时的太子安国君.这太子正当年,而且体壮如牛,瞧这劲头再当五十年皇帝不成问题.这样看来‘异人‘这皇帝怕是当不成了.俗话说‘黄泉路上无老幼‘这安国君和异人谁先见阎王爷还难说.况且这安国君足足有二十多个儿子,异人还不是长子.如此说来这吕不韦要想将异人扶上皇位比登天还难.也就是说吕不韦这笔政治生意赌资是下了不少何时收获还很难说,甚至是输是赢都很难说.弄不好还得连命也搭进去.
下面让我们再看看那王纥回到秦国后都干了些什么?
王纥回到秦国后给秦王写了一个奏折,将此次进攻失败的‘屎盆子’一股脑扣到白起头上。这回白起时来运转了,本来秦王就怀疑他‘装病’,这次收到王纥奏折后对撤军并未追究,但对白起却更加不满。这场战争足足打了八个半月,以秦军损失惨重而告终。
秦军撤走后,邯郸重新开放。在打扫战场时元帅廉颇看到,沿秦军后撤的路上尽是被破坏的运粮车辆,被焚烧的粮食。如果将这些残破的车辆连起来几乎可以通到咸阳,物质损失如此之大,难怪秦军坚持不下去了。同时也证明玉娥分队对秦军粮道的袭扰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这时赵国上下喜气洋洋,在皇宫内,皇帝大宴群臣。我被邀请参加宴会前,皮官特意给我定制了一套当时的‘官服’,我推辞不掉只好穿上了。尽管面料名贵,颜sè华丽,但这种长袍大袖穿在身上我感到极不适应,束手无措。那皮官看了我一眼,皱起了眉头,扭过脸去,嘟囔着说:“还是穿你自己的衣服吧。”在皇宫的宴会厅,奏乐声起,宴会开始,全体朝臣吹捧献媚,各显神通,蜂拥而上。皇帝被淹没在歌舞升平的海洋里。我想,我现在成了政治垃圾,在这个时候不会有人理我。但是,我突然想起,那个数码像机早已没了电,想充电是妄想,皇帝要想见孙月还非得找我不可。果然那皇帝对群臣们的吹捧心不在焉,眼睛四处搜寻,终于看到了坐在远处的灰溜溜的我。他立刻满脸堆笑,端起了酒杯,冲出群臣们的重重包围,向我走了过来。“此次击退暴秦围攻,大国师功劳甚大。”皇帝笑容满面地说。
我说:“论功劳当属廉颇老将,我不过是凑凑热闹而已。”
“如大国师能早rì拿获孽贼白起则功劳更大”皇帝继续说。
我静静地听着,我知道这不过是些客套话而已,下句话才是真正的关键。
“希望大国师早rì迎娶孙月,以慰朕心。”皇帝刚说完此话,大总管缪贤举着酒杯过来说:“来,老夫敬大国师一杯。”
看来,我担心自己成政治垃圾是多余的,皇帝还有更重要事要我办。我马上说:“擒拿白起之事我有一想法,不过现在不是谈此事的场合,我还是先敬皇帝一杯,祝皇帝和皇后两陛下身体健康”。我笑着举起了酒杯。
宴会之后,虞卿随即赶到我的住处。他是应皇帝的要求敦促我抓紧落实玉娥行动的。我知道他的来意,必要的客套和礼节都是多余的,我们落座后立即开始了正题。我先说话了:“现在看来,有关玉娥行动的所有能想到的准备工作都已做了,暂时还看不出有什么遗漏。下一步,就要真正去老虎嘴里拔牙了。白起就住在咸阳,马上就应派人去咸阳,先摸清那里的情况,然后再决定行动。”
虞卿说:“派谁去都可以,但你不能去,这是皇帝的旨意。”
我没有理睬他而接着说下去:“秦国自商鞅变法后,户籍管理非常严格,而且有联保制度,一户有事邻居要受牵连,无人敢瞒报,所以连商鞅本人都难逃法网。在这种情况下,要潜伏在咸阳是很困难的。但要办好事情只有我去咸阳才行。况且,在那里有几个人是我很想见到的。”
虞卿惊奇地问:“那里有你的朋友?”
“他们可是历史名人,只是被褒贬不一而已,他们就是始皇赢政,吕不韦,赵姬和嫪毐。”
“吕不韦和赵姬我认识。”虞卿说:“赵姬是赵国人就生长在邯郸,而吕不韦过去长住邯郸,是个生意人,买卖越做越大,后来干脆做起‘王位’买卖。”
“在我们那个时代也没人敢做这种买卖。”我吃惊地说。
“此人运气不错,”虞卿说:“他做成一笔大生意,将秦国抵押在赵国的人质异人弄回到秦国,就是现在的秦昭襄王的王孙。他成了秦王的恩人。并且他将自己的情人赵姬配给了王孙,而且为王孙生了个儿子。这家伙在秦国可以当螃蟹横着走了。”[不过有效期不到十年,到期秦始皇就要修理他了]
我笑着说:“据说,那赵姬生的儿子的亲爹干脆就是吕不韦。”
虞卿听着也笑了,他说:“这事我也听说了,只是时间有问题,如果那孩子的亲爹是吕不韦,那么孩子就得在母亲肚里呆近十二个月,那赵姬受得了吗。”
我接着说下去:“那孩子你们可得小心,那决不是只好鸟,虽然他现在还很小。”
“怎么啦?”虞卿惊奇地问。
“那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始皇。”我说。“不过,眼下他还不能够成威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