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出门迷路(1/2)
() 按照柴沛光的安排,他和杨子宁要先赶往会稽城,因为镖局在会稽城里有个分理处,自从出事后分理处的掌事一直在协调相关事宜,并且翘首以盼等着总局的人前去处理。柴沛光现在对整个事件多少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自然要去到那里了解情况然后再展开进一步的调查,虽说田大虎只要求两人查清原委,但以柴沛光的为人是一定想要在田大虎到会稽城前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找回镖物,惩戒劫匪。杨子宁在这方面确实没有经验,自然唯柴沛光马首是瞻。
对于会稽城杨子宁还是知道一些情况的,应该在现代的绍兴一带,处于会稽山的西北向,而会稽山又被称为茅山,杨子宁读大学时曾到那里旅游过,对那里的大禹陵还有一定的印象,也算得上一个不错的旅游区吧。
在杨子宁的记忆中杭州到绍兴并不远,上高速的话也就个把小时,所以在他想来骑马的话虽然慢一点,但无论如何五个小时应该可以到了,换算成唐朝计时也就两个半时辰,如果单单杨子宁一个人可能会有点困难,但现在有柴沛光这个识途老马带路应该没有问题。按照他们是从傍晚五点左右出发计算,最迟晚上十一点也就是古代的子时头就能到目的地——会稽城。
不过事实却与杨子宁估计的大有出入,不说别的,就说这号称古代高速公路的官家驿道,在杨子宁看来实在有损于“官家”这两个字的名声,虽然在杭州城外这一段还看得过去,但没走多久,“高速公路”就不断变窄,一直到最窄处照杨子宁估计和现代杭州郊区农村的机耕路也差不多,当然这差不多也仅仅是指宽度方面差不多,至于路况就差得太远了,现代的机耕路路面十有仈jiǔ都浇灌了水泥,最差也是石子路,哪会像眼前般一副黄泥烂草的凄惨象。不可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大唐盛世?杨子宁开始唏嘘不已。
不过话说回来,这里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现在的杨子宁也是个容易满足的人,旖旎的自然风光,清新的空气就足够他在路上陶醉了。
自诩识途老马的柴沛光领着杨子宁前往目的地,杨子宁则先是沿路欣赏古国绚丽的落rì图,然后亲身领略夜sè笼罩下的神秘。这一路下来杨子宁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时隔千年的不同,包括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等等没有一样是相同的,其中变化最少的还算是连绵的山峦,只不过唐朝的山看上去要绿一些,现代的则要多一些斑斑驳驳白sè的瘌痢头。
变化最大的是当地的水系,杨子宁搞不明白那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大江大河,没走多少路就能遇到一条大河,没走多长时间又遇到一条大江,两人是遇水找桥,有桥过桥,碰到有渡头的两人就渡过去,没渡口的就循着岸边找渡口,看到水浅河窄的干脆就淌水过去,这样一来七转八弯,不要说子时到会稽城,第二天太阳升起时,两个镖师还在水泽里折腾,柴沛光的光亮脑门上早已青筋暴起,嘴里不断骂娘,杨子宁这才明白他们已经迷路了,一问之下才知道这识途老马只在两年前去过一次会稽,还是跟着别人去的,现在是凭着印象摸索到这里的。之后再怎么走就再也记不起来了。
杨子宁不免有气,不认识路你早点说啊,我也可以帮你问问,现在倒好,连到了哪里都不知道了,一时间没忍住嘀咕了两句,以柴沛光的火爆脾气,当然不会相让,大叫道:“你怎么不说自己,四个月前才去过会稽,现在不也记不得了,还来拿我说事。”
杨子宁一愣,心想我刚来这里三四天,怎么会记得四个月前的事情,偏偏这件事情又无法向柴沛光解释清楚,杨子宁也是郁闷之极。不过他回头想想这柴沛光一直把他当忘年的兄弟看,而自己在这种事情上埋怨他实在是伤这老哥的心,更何况作为穿越者的自己是立志要做大事的人,怎能在这方面小鸡肚肠,当下挠挠头歉声道:“对不起,柴老哥,小弟实在这样不该说你,其实最笨的是小弟,连四个月前才走过的路都不记得了。”
柴沛光狠拍了一记脑门道:“瞧老哥我这记xìng,竟忘了老弟大病初愈,记忆全无,说对不住的该是我这老哥。嗨,我们兄弟之间又何须道歉呢?”他在杨子宁肩上拍了一把,接着哈哈笑道,“不过你做弟弟的以后不许再说我笨,上次忘了告诉你老哥我最恨别人说我笨了,虽然我也知道是有那么一丁点,但是就算有你也不许说,记住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