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争夺大世界上(1/2)
() 此时,正是正午时分,七月的阳光任是那么炎热,外面小花园里弥漫着草木的香味,天气热的人心烦,只有蝉儿在树丛之间不知疲倦的叽叽喳喳的叫着。张佑白背靠着双手,俯视着窗外的景sè,思索着。
王亚樵坐在沙发上,吞云吐雾的吸着云南产的卷烟,正用炙热的眼光看着张佑白。
时不我待呀,张佑白感受着民国十年上海的炎热,神情有些肃穆。
现在手下的弟兄越来越多了,虽然任是人才缺乏,但班底已经逐渐搭建起来,人员的安置反而成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现在是民国,民国是一个什么时代?鱼龙混杂,非人非鬼。被外族欺辱久了,国人的怨气已深,闷在心里得不到释放,心理已经开始扭曲。
自己若想成事,民族大义的号召力是少不了的,君不见历朝历代,造反成功者永远都是高举民族正义的大旗。但作为上位者,若不能使追随者不断的得到实益,看到希望,那种虚无缥缈的理念是不可能持久的。
现在自己手里的实业,还仅仅只有一个电影公司,一个纱厂,这还远远不够。实业方面有郑正秋、张石川、穆藕初支撑大局,足够了。而王亚樵、戴笠的特长远不在这里,还有那斧头帮的几千兄弟,望着王亚樵炙热的眼神,张佑白感受到了压力。
也许,夺取大世界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也许,自己原打算正正经经、本本分分做生意,靠书生本sè救国就是一个错误。名声,去他娘的;没有实力,你不过是这个混乱的时代任人宰割的羔羊。
不到大世界,枉来大上海;淳淳海派风,浓浓上海味。
一阵清风吹来,热气消散少许,想着后世人们对大世界的评语,张佑白笑了,大世界的身影又浮现在了眼前。
提到大世界,就不能不提一个人,此人就是黄楚九。
黄楚九在上海的商界,也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可是可以和虞洽卿相提并论的人物,狡诈、圆滑、多变就是他的特点。
世人若论黄楚九最大的成就,就不能不说大世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