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福至心灵,参幽微以通玄(2/2)
原来是琼肜刚才施了冰冻之术。明白了原委醒言倒也不以为意。回头看看这颗晶莹小冰珠似滴非滴、将滴未滴的模样倒觉得甚是有趣——
蓦的这原本悠悠闲闲的少年却突然猛一回身一把拢住正在那儿嘻笑的琼肜兴奋的大叫起来: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突然见哥哥这如颠似狂的模样这位正被不住摇动的娇小女娃顾不得双肩吃疼只在那儿连声问道:
“哥哥你怎么了?”
见堂主哥哥自方才自己打碎一只陶碗之后似乎便有些怪怪的;现在见他又是这副模样琼肜心中倒甚是担心不知道出了啥事儿便在那里急声问询。
“呃!”
这个乐而忘形的少年听得少女这一连串急促的问话这才醒悟过来赶紧松开双手跟琼肜不住的道歉并解释了方才失态的缘故。
原来这事儿还真算得上是起因于琼肜、又得益于琼肜。初见那只碎陶碗醒言便忧那人力有穷万物总归于混沌;方才突见琼肜这小小恶作剧少年脑海里却又是灵光一闪——
刹那间便似那万里的乌云尽皆消散满天又是那星月交辉!
少年现在正是如此想法:既然那水滴可以滴落成散碎的水花也可以凝成静滞不动的冰珠这么说来那向来被认作天地之母、万物本原的纯一混沌是不是也应该有对应的相反之物?或者说若以“混沌”为正那是不是也存在着一个“负”的混沌?若以“混沌”为阳那应不应该还有一个“阴”之混沌?
正所谓福至心灵现在醒言便自然而然的联想起这些天来一直困扰着自己的问题:
“天地灵气是什么?日月菁华是什么?自己那炼神化虚又是什么?”
现在他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答案:
那天地灵气、那日月菁华那道家认为的“仙灵之气”便是那负的“混沌”、阴的“混沌”!而那炼神化虚便是将充盈于这天地之间的负之混沌炼化成能够存在于自己身体之里、能够为自己所用的负之混沌——也就是那“太华道力”!
现在一连串的想法便像走马灯一般在少年的脑海中不住的闪过:
“天地之母万物之原为何一定只能是单一的混沌?也许那一正一负、一阴一阳才是那完整的天地本原!”
“也许并不必拘泥于天地本原的数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一是二其实都无所谓真正的本原还是那天地运行之‘道’啊!”
“虽然那生命最后必将终结但为何我辈生灵仍能存之于世上?究其本因应该便是在那性命完结之前世上生灵都在不停摄入那负的混沌!无论是千年老椿还是那转瞬蜉蝣都是因为摄入那负的混沌才能存活于世上啊!”
“草木之荣枯乃草木摄入负之混沌之法;时人之饮啄乃我辈摄入负之混沌之法;凤凰之涅磐乃仙禽摄入负之混沌之法。而天下修仙求道的教门究其本原也都是要寻那吸纳负之混沌之法越生死将人生匆匆百年变成千年、万年!”
现在醒言的灵台之中前所未有的清睿空明:
“现在终于懂了原来那‘炼神化虚’所强调的‘有心无为’不仅是召唤‘太华道力’的法门还是那天下修道的至理。若止无为则最多减缓混沌的到来并不能真正‘无不为’。清静无为只可养生而已并不能长生不老。”
“只有循那‘有心无为’主动炼化那‘负之混沌’才真正有可能达到我教道门所追求的最高境地:长生久视!”
……
“呃?!”
却说正在醒言瞑目凝思、为自己的现兴奋不止时却突然觉着眼帘前一阵晦暗明灭——这位正沉浸于凝思天地义理之中的少年顿时便惊得失声叫道:
“不好!难道真让俺悟得天道便要为老天不容要将天谴来灭我?!”
惶恐之下赶紧睁眼一瞧——却见那琼肜小女娃正伸着一只宛如脂玉的小手在自己眼皮前不住的摇动!
还没等醒言说话却见这琼肜讶道:
“咦?哥哥却没睡着?”
“……”
“唉~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至道则无言——那真正厉害的天道又岂能让俺随随便便就给悟出来?呵~哪还用担心遭什么天谴哦!”
只不过经得这不到半个时辰的思潮起伏却更加坚定了他每晚坚持炼化那天地元灵的决心!
千鸟崖上的日子就这样波澜不惊的流逝。似乎这山中的岁月就会这样一直平淡无奇的继续下去。直到有一天在这位四海堂主下山巡察上清宫田产之时却是听得农人说起在这上清宫所在的罗浮山脚下近来竟是有蛇妖出没!
※※※
【注】:在老子、庄子、张醒言所在年代的近两千年之后才有西人提出与“混沌”相近的理论“熵”学;
中国古代哲学之灯照亮了华夏千年的岁月其光芒至今仍璀璨夺目不可逼视。在哲学范畴我等炎黄子孙似已是锢步已久。
此是本书中第二次集中论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