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神女生涯原是梦(1/2)
接下来的几天倒又过得平淡如水。那蕊娘只似不知那晚之事一般碰见醒言倒也与往常无异依旧肃穆庄洁。只偶尔遣那丫鬟迎儿给醒言送来一些果品点心。
虽然与灵漪儿约定要去还笛但醒言倒不着急。因为过不得几天便又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日子。
以前除了逢年过节所有的时间对醒言来说都几乎没啥什么区别——除了工钱的日子。但现在似乎有些不同了。自从两个多月前与那居盈相识醒言便觉着每月中又多出了比较特别的一天。
再过几日便已与那少女居盈相识两月了。醒言打定主意到那时再去还笛顺便看一眼那常在梦中出现的鄱阳烟水。
偶尔想起来醒言却也觉得自己这样有些可笑:
“呵~俺啥时也变得这般多愁善感呢?”
对于这管玉笛虽说醒言那晚慨然应允将它归还但毕竟还是有些恋恋不舍。与这笛儿相伴了这么多时日这管玲珑可爱的神雪对醒言来说已经不仅仅只是个谋生的工具了。这根笛儿现下便好似醒言的一位朋友一样。
虽然笛儿即将归还但花月楼这口饭食还是要讨的。醒言得空便去那乐器铺子里转了一遭左挑右拣一番花得些银钱买回一根还算不错的竹笛。
浸淫其中日久现在醒言对这乐器已经颇为谙熟了。他知道在挑拣时不光要看竹笛的材质看它是否是特地贮存很久的那种竹材所制;还往往要在平处滚动一番看这竹管是否圆直——可别小看这些细枝末节在醒言这些个靠笛子讨生活的行家眼里往往便是这样的细微之处决定了一枝笛子吹起来是省力还是费力音色是好听还是难听。
看样子醒言已将当年那番向道之心早忘到爪哇国去了似乎准备安心做一辈子乐工了。
话说这日下午奏过几场乐曲醒言终于准备要去给那灵漪儿还笛了。
照例跟花月楼的老鸨夏姨请过假醒言便将玉笛“神雪”别在腰间准备出了。当然自个儿平日攒下来的那些工钱照例都是要揣在身上一起带走的。
少年此举倒非小气。也许这些银钱对那有钱之人而言实在是不值一提;但对于醒言这样的贫苦少年来说这三四两银子已是很大的数目了。因此无论醒言去哪儿闲逛这几锭散碎银钱向来都是要珍重再三随身携带的。
趁太阳还没下山醒言便赶紧上路了。所有东西都带齐只有那把铁剑却唯独被主人忘却委屈的斜靠在醒言屋中墙根之上。
在他刚刚上路不久倒是生了一件事儿颇让他吃了一场惊吓——
正在醒言闷头赶路之时却觉他脚下这大地却突然之间摇动起来!自己一双脚便似踩在那棉花堆上。
初时醒言还以为这是自己的错觉。可走得几步才现这脚底下的土路确实是在颤动。
“呀!地震了!”
越往东行醒言便觉得这地晃得更加厉害自己这身子便似在那儿不由自主被人摇摆。
“怪哉~咋好好的这地便摇震起来?”
在醒言的记忆中似乎还从未遇到过地震。因此在初时吃惊之后他倒是觉得这事儿颇为新鲜当下便立在那里不动感受这无风自动的奇妙感觉。
“呵~还蛮好玩的!”
只可惜还没等他怎么过足瘾过得一小会儿这土道便不再摇动了。醒言不甘心又等了一阵子——却再也不见丝毫动静。
见到这地不再晃动醒言倒颇有些悻悻然只好又继续专心赶路去也。
虽然那鄱阳湖离饶州城也着实不近;但少年现在脚下步履颇快一路脚不停步倒没有费多大功夫便在那日头刚刚沉落西山之时赶到了鄱阳水泊的边上。
到了鄱阳湖醒言倒没有着急高吹那笛曲儿将那索笛的小姑娘着忙招过来。
好不容易来趟鄱阳湖醒言自有他的打算。
“呵~~那云中君的孙女儿几次见她都在夜里;现在天色还早俺到不必着急寻那有人家的地方去吹笛惊动她。”
这么想着醒言便沿着这鄱阳湖岸一路迤逦向当初与那居盈笑语晏晏之处行去。
虽然中间只相隔了两个月但对于少年来说那几日的相聚却似乎已过去了漫长的时光。
千山万水虽然阻隔了鲜活的容颜但却隔不断深埋在心底的思念。
旧地重游之际这位原本心思简单的少年现在却是思绪万千。现在醒言终于知道如何这“睹物思人”的滋味;这一路行来真个是见菊蘅怀媚脸遇杨柳忆纤腰……
又来到那块湖石旁边醒言对着这块居盈曾经倚过的顽石出神了一阵子。虽然醒言明白自己身份低微又与她相隔千里几无相见之机;但自与居盈在那场风波之中生死与共醒言知道他再也忘不了那张宜嗔宜喜的面容。
“这管神雪笛儿明日便再也不是我的啦;还是拿它再吹最后一次吧。”
这般想着醒言便抽出别在腰间的玉管小心擦拭了几下放到唇边吹奏起来。
一缕清扬的笛音便在这鄱阳水湄翩然而起。
这时候日头已落在那西山之下;一轮明月正悬挂在东边的天上将千里的清辉洒在这波光万顷的鄱阳水面上。月亮的清光与那水天相接映得青天如洗明湖如镜。纯净的夜空中只漂着数缕纤云;而在那极西之处却仍有几绺赭霞其色鲜明如染。
水面偶有风来便吹得月影如潮;一抹微云绕着远处晚归的渔帆正闻得这笛歌隐隐。
少年这缕寄托着思念怀想之意的笛声便在这样的水月烟霞之间摇曳、飘飞。
对于曾奏出奇曲《水龍吟》的醒言而言现在他已经不再拘泥于一曲一谱、一声一调了。面对着这涵澹廓潦的湖天云水他只是随心所欲的奏着。心之所至音之所至。所有的音调拍节都是随心所却又自合音律自有一股天然的韵致。
这缕实为心声的清籁便随着那晚风的轻卷掠过湖边、绕上云巅——那一刻少年所有刻骨铭心的旖旎与遐思、所有的空灵与澄澈俱在这鄱阳湖寂静的夜空中飞扬飘舞。
正是:
秋水长天卷流霞于一幅;明沙碧岸飞清冽之霜笛。
正在少年将他整个的身心都融入到自己那笛声中去之时却不知道在离他不远处的水面上在那月光映照下波光潋滟的湖水之中正有一位韶致嫣然的白衣少女沐浴着满身的月华从那泓泠泠的秋水之中冉冉的升起。
这位恍若水中仙子般的少女不是别人正是那位数度与醒言交接的少女——灵漪儿。
只见她踏着水面的波纹来到这湖岸之上。然后便静静的立在醒言身旁默默的听他用心吹奏的笛曲。
现在醒言正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这玉笛笛曲之中虽然他那奇妙的观感告诉他那位少女已经到来但他已入此中之境还是不愿停下手中的笛儿。
空明而又清灵的乐音仍然流水般从那玉笛神雪的音孔中流淌而出飘荡在面前的青天云水之间。
出奇的是这位原本一见醒言便惯于喧闹的少女此刻却没有出声惊扰少年。
又听得一阵这位已经换成一身素洁宫装的少女衣袖轻挥飘带于左右缓步来到水沚岸边低头默念数语再将玉手一招——却见那波光微潋的湖水之上蓦然立起水柱数株又在那灵漪儿低语之下竟渐渐凝成一把弦柱俱备的凤箜篌。
在月华清辉的映照下这把用秋水凝成的箜篌弦上犹流动着点点明澈的光华望去真个是如真如幻如梦如烟。
灵漪儿轻轻擎住这把水箜篌玉指拈作兰花在这秋水之弦上拂过。一阵清泉般的叮咚铮淙之声悠然响起。这缕柔婉的琴声与少年那缕清冽悠扬的笛音温柔的应和着便似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少女正在温言软语劝解着愁难排解的少年。
仙籁一般的乐音便这样流淌在鄱阳湖畔的云天烟水之间。
转过几个调儿少女手中那把水做的箜篌却突然消散成千万朵水珠满天飞舞!
在这漫天水花的环绕之下灵漪儿莲步轻移就这样盈盈踏上这微漪的湖面軃袖轻舒衣带翩跹和着醒言那玉笛的节拍就在这鄱阳水面上作凌波之舞……
若往若还之间忽听得这凌波仙子轻启朱唇珠喉乍啭歌曰:
绰约凌波尘不染
亭亭玉立水中仙
莲房深锁情难露
半吐幽香淡如烟
……………
后有人赋诗赞曰:
山淡水痕收
寥落鄱阳烟柳
白云乡里歌温柔
笛迷野渡
水舞芳洲
云水深处系兰舟
正年少
曼许风流
同看月湖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