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谁人会,微吟意(2/2)
而这并不仅仅只是个钱财的问题。
本来有晋一代这士人子弟迎娶青楼姬女之事有关门楣体面便很难得到族中长辈肯。即便胡世安门中长辈开明应允了此事但瞧现在胡公子这资费用磬的情状若想要替蕊娘赎身必定要向家中伸手——于是他在这青楼之中耗尽贽财的事儿便瞒也瞒不住了。很显然他的父母长辈们定会认为定是这青楼之妓诱坏了孩儿;那原先的“肯”字也就变作不肯了。
想来那位胡世安胡公子既然能得蕊娘青睐便绝非那种愚钝赣鲁之徒——于这等紧要关窍岂有想不通之理?!
看他还整日介只在饶州城内悠游频频出入于赌坊之间便显然根本没真心想和蕊娘在一起!
真应了前人那句“为人戒太察”待醒言想通此节之后便如骨鲠在喉倒落下一个天大的心事——念及往日里那蕊娘待自己甚善又揣想她现下还在那儿做着水月空花一样的从良美梦——这醒言心里便真如百爪挠心一般!
这醒言成日里也没啥要紧事儿闲暇时便总是忍不住要想起这件蒿恼事情真是有些个寝食难安坐卧不宁。
思来想去这疾恶如仇的少年实在忍不住便思摸着得想个法子把这不良情由告诉蕊娘。只是这事儿却也有些个难处——那位蕊娘倒恁地痴情现在眼里只有她的情郎几乎足不出户——此情实在无由可通。
正自烦闷之际却见那迎儿小丫头又颠颠跑来找他扯闲。
一见迎儿醒言恰似眼前一亮突然想起一个法子——自己无由可通但完全可以让这位蕊娘房中的小丫头代他传话儿啊!
“呃~此法好虽好但让迎儿这丫头递话儿……怕还是有些不妥”
醒言瞧了瞧眼前这位正自滔滔不绝的女娃儿心里颇有些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若是俺将这些情由原原本本告知于她那还不搞得整个花月楼中都要沸沸扬扬?不妥不妥!怕是还得另寻法子。”
听着迎儿有一搭没一搭的在那儿扯着闲话醒言心里却也没有闲着在那儿只是苦思琢磨着能有啥两全其美的递话法子……
咦?有了!
想那蕊娘乃是“花月四姬”之中的翘楚平素风闻得知听说她也是颇通文墨——何不撰就几句迎儿理解不了的诗偈让她代为传递?想自己跟那季老先生读得几年塾课颇晓诗书之事在这花月楼中也是众所周知;自己新得一诗想向蕊娘请教却也不甚突兀。顺便也可借着诗偈递达一下自己的问候之情——哈!一举两得妙哉妙哉!
——几日来苦恼的事儿一朝有了破解这醒言心里顿觉得无比的轻松!
打走迎儿醒言赶紧回到自个儿屋中翻出一片老道清河画符之纸拈起一管蒙恬绝脉驱夷之笔磨出些松烟墨汁儿将那毛笔尖儿在舌尖舔了舔便拈管沉思——
“写什么好呢?蕊娘、蕊娘……”
……
…
“有了!”
——一来这少年才思也颇为敏捷二来这反正是个警醒偈儿倒不那么考究;不多会儿醒言便想出几句。
只见他挥毫落纸笔走龙蛇如漫云烟在那纸上书下四句:
寄语花间窈窕娘
容光丽兮宛清扬
瓠叶难堪合欢渡
解脱未必是慈航
醒言这偈子虽然急就但也颇有深意。
前两句暗寄“蕊娘”之名赞一下她容光清丽——这也颇合婉转之道显得后面那两句劝诫不那么突兀。
第三句乃劝诫着紧之处。那瓠叶轻薄又与“胡”字约略同音想来以蕊娘之才之智定是能读得懂的。最后那“解脱未必是慈航”则脱胎于花月楼前那幅楼中之人俱都耳熟能详的对联:
“一样慈航能解脱彩衣人即是白衣。”
少年将其信手拈来用在这儿倒也颇为合适。万事俱备下面便该请那位蕊娘的丫鬟迎儿来代为传递了。
…………
……
盯着眼前这位嘴里似乎念念有词正翻来覆去察看诗偈的小丫鬟醒言不禁手心里捏上一把汗心里着实紧张:
“迎儿这小丫头嘴巴向来关不牢——可千万别让她猜出俺这句中的涵义啊!”
看了半晌小丫头才抬起头来问了醒言一句:
“醒言哥~你可别骗我——你这确实不是情诗?”
——那语气腔调便似这话已在那怀疑之水中腌过好几年!
“呃!……”
乍闻迎儿此言醒言恰似被呛了一口;定了定神赶紧辩白
“迎儿妹妹你可别瞎想!俺只是想向你家蕊娘讨教……”
“好啦好啦!甭解释啦俺相信你!~~”小丫鬟打断醒言的赌咒誓:
“迎儿还从来没见你这么客气过呢——看在这份儿上俺也要在所不辞!”
这话虽然听来有些别扭但醒言听了却是松了一口气。
只听那小丫头又加了一句:
“真的不是情诗?醒言哥哥你可别欺负俺不识字——便来骗俺啊!”
“嗯?!呵~那哪能呐!”
闹了半天这小丫头居然不识字!
醒言顿时心下大宽。
...